五个洗澡误区 你掉进去了吗

洗澡,是每天都要做的事 。但是,你知道吗?洗澡也有误区,稍不注意,就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下面五个洗澡误区,你掉进去了吗?
洗澡误区一:饱餐后洗澡
刚吃完饭,有大量血液在胃部聚集 。如果这时候洗澡,会导致全身血管扩张,使皮肤和肌肉血流增加,进而对消化有影响 。除此以外,喝酒后也不应该洗澡,不然,会造成血压下降,出现浑身无力、头晕眼花,甚至导致心脏病或脑中风 。因此,建议洗澡最好在饭后1-2个小时 。
洗澡误区二:洗完澡就睡觉
睡眠常常在体温下降后来临,热水浴会使身体体温升高,推进而迟大脑释放出“睡眠激素” 。如果必须在睡前洗澡,可以在浴后用湿毛巾冷敷5分钟额头,让体温回到正常水平,从而能尽快入睡 。因此,建议最好在睡前2小时沐浴 。
洗澡误区三:起床就洗澡
早上起床后,洗个澡,能促进大脑兴奋,使一天都处于精神振奋的状态 。但是,如果没吃早饭就洗,很容易引起晕眩,甚至低血糖性休克 。如果再加上水温过高,会使血管扩张,出现脑供血不足、虚脱的症状 。所以,早起洗澡最好在早饭后半小时 。
洗澡误区四:为干净使劲搓
皮肤的屏障保护层由皮肤表面的角质层、脂质膜构成,不仅能保护机体免受外界损害,还能避免体内营养物质的丧失,特别是水分 。使劲搓就会使这层保护膜破坏 。如果洗澡后,用手指搓皮肤,能听见吱吱的声音,就是搓洗过度了 。因此,建议勤洗澡,但不是“攒着洗,用力搓”,可用柔软的海绵蘸沐浴露,轻轻擦洗,在肘部、膝盖等角质层厚的部位,可用搓澡巾 。
洗澡误区五:洗得久才干净
洗澡时间久了,会觉得浑身无力,而疲劳与血液中的乳酸浓度有关 。根据研究,剧烈运动后,洗澡5分钟,血液中的乳酸浓度基本没有变化 。但是,洗10分钟,乳酸浓度会降低7~8毫克;如果洗30~60分钟,乳酸浓度就基本回到疲劳前的水平了 。对上班族或轻微劳动者而言,洗澡15分钟,体内的乳酸浓度就可以回到正常水平,不然,时间长了,会消耗体力,会有疲劳感 。
【五个洗澡误区 你掉进去了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