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地丁的功效与作用

目录

  • 紫花地丁是什么
  • 紫花地丁的功效与作用
  • 紫花地丁附方
  • 紫花地丁的副作用
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的干燥全草 。产于我国长江下游至南部各省 。春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洗净,切碎,鲜用或干燥生用 。
紫花地丁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疔疮肿毒,乳痈肠痈 。本品苦泄辛散,寒能清热,入心肝血分,故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消痈散结,为治血热壅滞,痈肿疮毒,红肿热痛的常用药物,尤以治疔毒为其特长 。用治痈肿、疔疮、丹毒等,可单用鲜品捣汁内服,以渣外敷;也可配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等清热解毒之品,如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用治乳痈,常与蒲公英同用,煎汤内服,并以渣外敷,或熬膏摊贴患处,均有良效;用治肠痈,常与大黄、红藤、白花蛇舌草等同用 。
紫花地丁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毒蛇咬伤 。本品兼可解蛇毒,治疗毒蛇咬伤,可用鲜品捣汁内服,亦可配雄黄少许,捣烂外敷 。
此外,还可用于肝热目赤肿痛以及外感热病 。
紫花地丁附方
紫花地丁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治疔疮肿毒:紫花地丁草,捣汁服 。(《千金方》)
紫花地丁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治痈疽发背,无名诸肿:紫花地丁草,三伏时收,以白面和成,盐醋浸一夜贴之 。(《孙天仁集效方》)
紫花地丁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治一切恶疮:紫花地丁根,日干,以罐盛,烧烟,对疮熏之,出黄水,取尽愈 。(《卫生易简方》)
紫花地丁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治乳吹并一切毒:黄花地丁(即蒲公英)、紫花地丁各八两 。以长流水洗净,用水熬汁去渣,又熬成膏摊贴 。(《惠直堂经验方》地丁膏)
紫花地丁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治一切化脓性感染,淋巴结核:
(1)紫花地丁、蒲公英、半边莲各五钱 。煎服 。药渣外敷 。
(2)鲜紫花地丁、鲜野菊花各二两 。共捣汁,分二次服 。药渣外敷 。
(3)鲜紫花地丁、鲜芙蓉花各等量 。加食盐少许,共捣烂敷患处 。同时用紫花地丁二至三两,煎服 。(苏医《中草药手册》)
紫花地丁的功效与作用
治实热肠痈下血:鲜紫花地丁八钱至一两(干的五至八钱),和水煎成半碗,饭前服,日服二次 。(《福建民间草药》)
治黄疸内热:地丁末 。酒服三钱 。(《乾坤生意秘韫》)
治肠炎、痢疾:紫花地丁、红藤(大血藤)各一两,蚂蚁草(萹蓄)二两,黄芩三钱 。煎服 。(苏医《中草药手册》)
治前列腺炎:紫花地丁、紫参、车前草各五钱,海金沙一两 。煎汤,每日一剂,分二次服,连服数日 。(苏医《中草药手册》)
治喉痹:箭头草叶,研,入酱少许,笔蘸入喉中,吐 。(《普济方》)
治小儿走马牙疳,溃烂腥臭:紫花地丁根不拘多少 。用新瓦焙,为末,搽患处 。(《滇南本草》)
治小儿肝热鼻衄:紫花地丁(鲜)二至三两 。加蜂蜜一两,水煎服,连服数日 。(湖北《中草药土方土法》)
治毒蛇咬伤:
(1)鲜紫花地丁捣汁一酒杯,内服;药渣加雄黄少许,调敷患处 。(苏医《中草药手册》)
(2)鲜紫花地丁、鲜瓜子金、鲜半边莲各适量 。共捣如泥,敷患处 。(《河南小草药手册》)
治跌打损伤:紫花地丁(鲜)捣烂,配方外敷 。(湖北《中草药土方土法》)
治疥癞:紫花地丁与大枫子油、水银、硫黄合捣外用 。(《岭南采药录》)
治稻芒粘咽不得出者:箭头草,嚼咽下 。(《乾坤生意秘韫》)

【紫花地丁的功效与作用】【妙方应用】
紫花地丁汤:紫花地丁15克,将其放入药锅中,加水煎煮30分钟,取汁,一日内分2—3次温服 。此方具有消散痈肿的作用,主治各种疔疮以及丹毒、肠痈、乳痈等症 。
紫花地丁饮:.紫花地丁、红藤各10克,蚂蚁草20克,黄芩3克,将上述几味药物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水煎煮30分钟,取汁即可 。每日1剂,分2次温服 。主治肠炎、痢疾等症 。
紫花地丁粥:紫花地丁15克,薏苡仁20克,粳米50克,加水熬煮成粥 。每日早晚食用 。
紫花地丁炒茄子:紫花地丁20克,茄子200克,食盐、味精各2克,葱花、姜末各6克,酱油、料酒各6毫升,炒制 。佐餐食用 。
紫花地丁炖莲藕:紫花地丁20克,莲藕250克,食盐、味精各2克,葱段、姜片各6克,酱油、料酒各5毫升,炖至莲藕熟透、入味即可 。佐餐食用 。
紫花地丁蒸鱿鱼:紫花地丁20克,鱿鱼250克,食盐、味精各2克,酱油、料酒各5毫升,葱丝、姜丝各5克,蒸至鱿鱼软烂、入味即可 。佐餐食用 。
紫花地丁茶:紫花地丁、当归、大黄、金银花、赤芍、黄芪各6克,甘草3克,将除金银花、紫花地丁以外的几昧药研磨成粉末,包入纱布中,饮用时杯中放入药包、金银花和紫花地丁,以开水冲泡,加盖闷20分钟左右,即可饮用 。
紫花地丁的副作用
毒性:无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鲜者加倍),捣汁或研末 。
外用:捣敷或敷膏摊贴 。
【注意】
体质虚寒者忌服 。
阴疽漫肿无头及脾胃虚寒者慎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