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后养生别忘了宝宝 教你12招


处暑后养生别忘了宝宝 教你12招

文章插图
养生导读:处暑后 , 白天天气依然炎热 , 但早晚温差大 , 这时妈妈一定要注意宝宝的养生保健 , 那么处暑后宝宝如何养生呢?首先要警惕“秋老虎” , 给宝宝多饮水来润秋燥 , 穿衣要注意“三暖”!下面为您介绍处暑后宝宝养生的12妙招!
处暑后宝宝如何养生?
1、警惕“秋老虎”
虽然天气逐渐凉爽 , 但是仍有余热 。所以白天还是需要降暑 , 以防宝宝中暑 。首先应确保宝宝拥有充足的睡眠 , 及时补水 , 多吃一些新鲜的果蔬 。另外避免让宝宝长久地待在空调房内 , 外出时注意备好水壶、遮阳伞等防暑物品 。
2、多饮水、润秋燥
秋燥是六种主要气候致病因素之一 。秋季的空气湿度虽然并没有冬季低 , 但因为气温相对偏高 , 人体的代谢相对旺盛 , 出汗多一些 , 所以更容易出现肌体缺水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
宝贝身体容易所燥邪侵袭而伤肺 , 出现口干咽燥、咳嗽少痰、流鼻血等各种秋燥症状 。此时应该适当地增加喂水量和喂水次数 , 或将梨、柑橘、荸荠、藕、葡萄等水果榨汁 , 代替水经常喂给宝贝喝 , 通常宝贝愿意喝 , 并且有滋阴润燥的效果 。
3、穿衣要注意“三暖”
处暑过后早晚会变得寒冷 。让宝宝“秋冻” , 并不是说天气转凉也不要穿衣服 , 正确的做法是不要过早增衣 , 并合理增加衣服 。孩子穿衣一般保证“三暖”即可 。
第一暖是“肚子暖” , 孩子由于肠胃功能发育不完全 , 如果着凉容易导致脾胃虚弱 , 容易导致孩子食欲不振 , 甚至肚子痛 , 极易导致疾病发生 。第二暖是“手脚暖” , 手脚的皮肤神经末梢丰富 , 是对外界最为敏感的地方 , 孩子的手脚保持温暖 , 才能保证身体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 。不过1岁以内的宝宝手脚更容易变凉 , 不能光靠触摸手脚来增减衣服 。第三暖是“背部暖” , 背部适当温暖可以可以预防疾病 , 减少感冒的机会 , 但背部不可过暖 , 否则容易出汗 , 更容易因背湿着凉感冒 。
4、一天晒一小时 , 维D就足够
秋冬季宝宝发育的速度比较快 , 当宝宝体格发育快时 , 骨骼生长也快 , 钙、磷代谢明显增加 , 如果在这时候没有注意保证宝宝钙元素的吸收 , 宝宝容易得佝偻病 。所以 , 秋冬季日照时间短 , 家长们更要记得常带宝宝晒太阳 。
有三个时间段比较适合晒太阳:第一阶段为上午6~9时 , 这时的阳光以温暖柔和的红外线占上峰 , 紫外线相对薄弱 。红外线温度较高 , 对人体主要起温热作用 , 可使身体发热 , 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第二、三阶段分别是上午9~10时 , 和下午4~5时 , 这两个时间段的照射特点是紫外线中的A光束成分较多 , 是储备体内“阳光维生素”——维生素D的大好时间;同时还可以促进肠道钙、磷的吸收 , 增强体质 , 有利于促进骨骼正常钙化 。【处暑后养生别忘了宝宝 教你12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