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的功效与作用

目录

  • 白芨的功效与作用
  • 白芨的附方
  • 白芨的用法用量
  • 白芨的禁忌
性微寒;味苦、甘、涩;归肺、肝、胃经 。功效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白芨相信很多人对它还是比较了解的,因为作为一种具有很好的美容作用的中药,它开始慢慢的受到人们的关注 。白芨又叫白及,是白芨植物假鳞茎部位经过晒干而制成的 。是一种非常珍贵的中药,有着止血生肌的作用 。下面我们就具体的来了解一下它 。

白芨的功效与作用
白芨的功效与作用
白芨的功效
别名:连及草、甘根、白给、箬兰、朱兰(《花镜》),紫兰、紫蕙、百笠 。
性味:苦、甘、涩,微寒 。
归经:归肺、肝、胃经 。
功效: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
主治:内外伤出血、用于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 。
【白芨的功效与作用】
白芨的功效与作用
白芨的作用
白芨具有较好的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功效 。随着现代药理学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其对结核杆菌,肿瘤细胞等有明显抑制作用 。临床发现,还对常见病有较好疗效 。用于内外出血诸证及痈肿、烫伤、手足皲裂、肛裂等 。
其假鳞茎为名贵的止血,抗杆菌,真菌,治疗咳嗽 。对阴虚咳嗽、肺热咳嗽、百日咳、肺结核咳嗽以及其它难治性咳嗽都有良好止咳作用,治疗鼻窦炎
白芨富含淀粉葡萄糖、挥发油、粘液质等,外用涂擦,可消除脸上痤疮般下的痕迹,让肌肤光滑无痕 。
球茎含白及胶质、淀粉、挥发油等;药用,有收效、补肺止血、消肿等作用,外敷治创伤出血、痈肿、烫伤、疔疮等;花美丽,栽培供观赏 。
白芨的功效与作用
白芨的附方
1、白芨治肺痿肺烂:猪肺一具,白及片一两,将猪肺挑去血筋血膜,洗净,同白及入瓦罐,加酒煮热,食肺饮汤,或稍用盐亦可 。或将肺蘸白及末食更好 。(《喉科心法》白及肺)
2、白芨治肺痿:白及、阿胶、款冬、紫苑等分 。水煎服 。(《医学启蒙》白及散)
3、白芨治肺热吐血不止:白及研细末,每服二钱,白汤下 。(《本草发明》)
4、白芨治咯血:白及一两,枇杷叶(去毛,蜜炙)、藕节各五钱 。上为细末,另以阿胶五钱,锉如豆大,蛤粉炒成珠,生地黄自然汁调之,火上炖化,入前药为丸如龙眼大 。每服一丸,噙化 。(《证治准绳》白及枇杷丸)
5、治发背搭手:白及五钱(炙,末),广胶一两(烊化) 。和匀,敷患处,空一头出气,以白蜇皮贴之 。(《卫生鸿宝》白及膏)
6、治瘰疬脓汁不干:白及、贝母、净黄连各半两,轻粉三十贴 。前三味,锉焙为末,仍以轻粉乳钵内同杵匀,抄一钱至二钱,滴油调擦患处,用时先以槲皮散煮水候温,洗净拭干,方涂药 。(《活幼心书》白及散)
7、白芨治跌打骨折:酒调白芨末二钱服 。(《永类铃方》)⑩治刀斧损伤肌肉,出血不止:白及,研细末掺之 。(《本草汇言》)
8、白芨治汤火伤灼:白及末,抽调敷 。(《济急仙方》)
9、白芨治手足皲裂:白及末,水凋塞之,勿犯水 。(《济急仙方》)
10、治心气疼痛:白及、石榴皮各一钱 。为末,炼蜜丸黄豆大,每服三丸,艾醋汤
下 。(《生生编》)
11、白芨鼻血不止 。用口水调白及末涂鼻梁上低处(名"山根");另取白及末一钱,水冲服 。
12、治产后伤脬,小便淋敷不止:白及、凤凰庆,桑螺娟等分,入猪脬内,煮烂食之 。(《梅氏验方新编》)
白芨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研末,每次1.5-3g 。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涂 。
白芨的禁忌
外感咳血,肺痈初起及肺胃有实热者忌服白芨 。紫石英为之使;恶理石;畏李核,杏人;反乌头,痈疽已溃,不宜同苦寒药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