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质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汇总

【质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质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汇总】

质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质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汇总

文章插图
1、人质;抵押品 。《触龙说赵太后》:“必以长安君为质 , 兵乃出 。”
2、作人质;作抵押品 。《触龙说赵太后》:“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 质于齐 。”
3、质地;底子 。《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 , 黑质而白章 。”
4、质朴;朴实 。《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 , 文胜质则史 。”
5、资质;禀性 。《送东阳马生序》:“非天质之卑 , 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
6、刑具;刀斧底下的垫座 。又写作“锧” 。《廉颇蔺相如列传》:“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
7、通“贽” 。初见面时送的礼物 。《屈原列传》:“乃令张仪佯去秦 , 厚币委质事楚 。”
8、箭靶 。《荀子·劝学》:“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 。”
9、对质 。《礼记·曲礼》:“虽质君之前 , 臣不讳也 。”
10、质询 。《送东阳马生序》:“余侍立左右 , 援疑质理 , 俯身倾耳以请 。”
11、正 。《后序》:“质明避哨竹林中 。”
12、盟约 。《左传·哀公二十年》:“黄池之役,先主与吴王有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