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叶兰的功效与作用

目录

  • 血叶兰的形态特征
  • 血叶兰的功效与作用
  • 血叶兰的用法用量
  • 血叶兰的食用禁忌
  • 血叶兰有毒吗
  • 血叶兰的附方
血叶兰又叫石上、石蚕、真金草、异色血叶兰等,主要分布在我国的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血叶兰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中药材,主要作用在滋阴润肺健脾安神等方面,对于肺痨咯血、食欲不振、神经衰弱等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关于血叶兰的相关药用价值 。
血叶兰的功效与作用
血叶兰的形态特征
植株高10-25厘米 。根状茎伸长,匍匐,具节 。茎直立,在近基部具(2-)3-4枚叶 。叶片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鲜时较厚,肉质,长3-7厘米,宽1.7-3厘米,先端急尖或短尖,上面黑绿色,具5条金红色有光泽的脉,背面淡红色,具柄;叶柄长1.5-2.2厘米,下部扩大成抱茎的鞘;叶之上的茎上具2-3枚淡红色的鞘状苞片 。总状花序顶生,具几朵至10余朵花,长3-8厘米,花序轴被短柔毛;花苞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带淡红色,膜质,长约1.5厘米,先端渐尖,边缘具细缘毛;子房圆柱形,扭转,被短柔毛,连花梗长1.5-2厘米;花白色或带淡红色,直径约7毫米;中萼片卵状椭圆形,凹陷呈舟状,长8-9毫米,宽4.5-5毫米,与花瓣粘合呈兜状;侧萼片偏斜的卵形或近椭圆形,长9-10毫米,宽4.5-5毫米,背面前端有很短的龙骨状突起;花瓣近半卵形,长8-9毫米,宽2-2.2毫米,先端钝;唇瓣长9-10毫米,下部与蕊柱的下半部合生成管,基部具囊,上部通常扭转,中部稍扩大,宽2毫米,顶部扩大成横长方形片,宽5-6毫米;唇瓣基部的囊2浅裂,囊内具2枚肉质的胼胝体;蕊柱长约5毫米,下部变细,顶部膨大;柱头1个,位于蕊嗵之下 。花期2-4月 。
血叶兰的功效与作用
血叶兰的功效与作用
归经
归肝、肺、肾经 。
功效
滋阴润肺,健脾,安神 。
主治
肺痨咯血,食欲不振,神经衰弱 。
血叶兰的功效与作用
血叶兰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鲜品9-15g 。

血叶兰的食用禁忌
用药适量 。

血叶兰有毒吗
无毒 。

血叶兰的附方
治肺结核咯血:石上藕30g 。洗净后生嚼服或捣汁服 。(《全国中草药汇编》)

大家在读完上文中小编的介绍以后,是不是已经对血叶兰的药用价值有了新的了解了呢?建议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量的食用 。因为任何的中药材,在对症并且适量的情况下,才能起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如果对于自己体质情况了解不清楚的伙伴,大家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规定的用药进行使用 。

【血叶兰的功效与作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