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节气养生 要养阳防中暑防旧病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 。“春夏养阳”,在小暑之际,气候炎热,人易感到心烦不安,疲倦乏力,在我们养护和锻炼的时候,要拿五脏主时,夏季为心所主而顾护心阳,平心静气,确保心脏功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养阳”之原则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下小暑养生要注意哪些:
养生要养阳
炎炎夏季,骄阳普照,地热蒸腾,正是人体阳气活动旺盛之时 。小暑后的养生也宜侧重于养阳才能顺应季节变化,所以人们在工作劳动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 。
【小暑节气养生 要养阳防中暑防旧病】 “按照中医理论,小暑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 。专家说,阳气在中医里又叫“卫阳”或“卫气” 。这里的“卫”是卫兵、保卫的意思,也就是说,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一样,负责抵御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 。任何一个人,只要阳气旺盛,就会百病不侵 。
“小暑后,由于天气炎热,尤其是内陆,人易感到心烦不安、疲倦乏力 。因此要特别注意自我养护和锻炼,确保心脏阳气旺盛,以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 。
炎热的季节,最好“少动多静” 。一些人喜欢到大自然中去步山径、抚松竹,但一定要注意不要劳累 。专家建议,天热时可在环境清幽的室内,读书习字、品茶吟诗、观景纳凉 。
“动升阳,但运动最好选在早上和晚上,晨练不宜过早,以免影响睡眠 。”进入高温天气,心脏排血量明显下降,各个脏腑器官的供氧能力明显减弱 。所以心脏有问题的人活动后容易出现气短、心慌等现象,因此,这类人群要注意行动不要猛烈 。
防中暑防旧病
“小暑时节后,防中暑是非常重要的 。”过了小暑后,天气炎热,强烈阳光的照射过久,红外线易使人的大脑丧失调节体温的能力,很容易发生中暑 。此外,外界气温高,空气中湿度大,汗液蒸发困难,体内热量积蓄过多,以及出汗过多,也会导致体内水和盐大量排出 。一旦得不到及时补充时,同样可能中暑 。
“所以对于体力劳动者、室外工作的人员来说,应该多饮水,同时服少量仁丹、常喝绿豆汤等都可预防中暑 。”
“对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并加强室内通风,尤其在闷热的天气中要注意使用物理降温 。有心脏病史的人群,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贮备氧气袋,在自觉胸闷气短之时使用 。”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的患者,应注意室内温度、湿度、通风换气,必要时吸氧 。“此外,还应禁食寒凉之品 。”中医有句名言:“形寒饮冷则伤肺 。”胃肠道疾病的人群,此节气要注意饮食的合理科学 。如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的人们要注意饮食有规律,不要暴饮暴食,还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同时应少食寒凉之物,以免加重病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