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古代的四大名木 四大名木是什么木

#中国地道风物#
树木在农村十分常见,以前因为树木的用途很广,还有很多的农民每年都会种植一些树木 。俗话说“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树木对于子孙后代来说也是一笔财产 。
尤其是在古代的时候,有些树木的价值可不菲 。就是因为在古代的时候,建房子、做家具、造船、雕刻佛像等很多方面都会需要用到木材,而有些稀有的木材就愈加珍贵 。古人也是根据一些稀有木材的价值不同划分等级,其中就有了“四大名木”之说 。
那大家可知道古代的“四大名木”是指哪四种树木吗?估计多数人只知道楠木,毕竟它是四大名木之首,如今的知名度依然很高 。实际上余下的三种在生活中常见,只是如今它们的价值都被很多人低估了而已,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楠木
我国对木材的运用历史非常悠久,在当时有些特殊的树木专门用于皇宫建筑、家具制作、兵器、造船,或者是皇亲国戚和高官们的棺木打制,因为它们的用途特殊,地位也特殊,所以也被称之为“名木”,而楠木、樟木、梓木和椆木就并称为“四大名木”,而且楠木还位列“四大名木”之首 。
现在很多人只知道楠木很金贵,尤其是金丝楠木更是价值连城,但却并不太了解楠木 。楠木是樟科楠属的乔木植物,这也是原产自我国的稀有树木,其具体也可以分为金丝楠、香楠和水楠三大类,其中以金丝楠的品质最高,也是知名度最高的,不过金丝楠也是最稀有的 。
金丝楠可不是一个树种的名称,而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木材,它是一些楠木经过了上百年的生长,之后把它切开以后会看到木材中出现了类似金丝和类似绸缎光泽现象的楠木,广义的金丝楠就是指楠木中显现金丝的都是金丝楠 。
楠木在我国的分布极其有限,主要是在四川、云南、贵州及长江以南的省区,其中以四川地区的楠木品质最佳 。这样的树木因为生长缓慢,其纹理结果细密,具有不容易变形、开裂的特点,同时它又自带淡雅的幽香味,所以在古代都是用于皇家宫殿、庙宇建造和家具制作 。
由于过去长期过度砍伐到了明朝的时候楠木就已经很少了,特别是金丝楠木 。于是在明朝洪武年起,金丝楠木就成为了皇室的专用木材,除了皇帝外,任何人不得私用 。目前楠木属于濒危树种,也被列为了保护植物,不能随意破坏和砍伐 。
樟木
估计有些人会感觉到很惊讶,香樟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太常见了,尤其是在南方地区,不光是野生的不少,在路边、公园、小区里面都能见到香樟树 。但是在古代的时候,香樟树确实是名贵树木,还是江南四大名木之一 。
这是因为在古代的时候,香樟树可没有像今天这样当成绿化树木大量来栽种,当时的香樟树多数是以野生为主,因此数量并不多 。而且这种树木生长缓慢,寿命又很长,普遍能活数百年,这样树干就十分的粗壮 。而它的木材紧实,光泽性强,特别是在表面还有非常漂亮的花纹 。
最重要的一点是香樟树自带芳香气味,而它具有驱赶蚊虫的作用,因此就具有很好的防虫、耐腐特性,在古代它也是很重要的一种宫廷建筑材料,还常用它来造船,车辆、棺椁,或者是打制家具、衣柜等 。
后来在民间也流行用香樟树木来打制嫁妆,以前南方有“十里红妆”家具嫁妆的说法,就多数是选择香樟木制作的 。只是现在多数是把香樟树当成观赏树、行道树和绿化树栽种了,所以就变得常见了 。
梓木
也就是梓树,相信很多人对于“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句诗句耳熟能详,在古代也用“桑梓”来指代家乡 。而现在很多人更是用“梓”取名,但是见过梓树的却并不多 。
梓树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稀有树木,它是紫葳科,梓树属的乔木植物,在我国也是很多地方都有分布 。在古代的时候很多人不光是喜欢种植桑树,还喜欢种植梓树,因此就有了用“桑梓”指代家乡的说法 。
因为在古代的时候很钟情用泡桐树制琴,并且还会用梓树当木琴的背板,所以就有了“桐天梓地”的说法,这样的琴自古以来都是琴中精品 。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古代的时候特别流行用梓树来制作棺木,这也是当时帝王和皇亲国戚们才有的特权,因此它也被称之为“树王” 。就是因为梓树的材质坚硬,有着很强的耐腐性 。
椆木
椆木就是指壳斗科,椆木属或称石栎属的树种,在民间一般叫它大叶石栎、椆栎、青冈栎等 。
这同样是在南方地区才有分布的一种树木,它主要是生长在广东、广西、浙江、福建、贵州和四川等地区 。
这种树木的木材有光泽,尤其以红椆为代表的其心材是红褐色带紫的,纹路也是非常的漂亮 。但是它的强度大,不容易加工,而这也导致了它具有耐磨、耐腐朽和耐冲击的特点,过去主要是用它来造船、车辆和桥梁,也会用于家具和建筑材料 。
写在后面
在过去楠木、樟木、梓木和椆木并称为“四大名木”,尤其是楠木被冠以其首,就是因为这些木材的特性优良,并且稀少的缘故,于是也就成为了古代封建帝王权力的一种象征,他们常选用楠木中最稀有的金丝楠木来制作龙椅宝座,故金丝楠木又被称为“帝王之木” 。
【解说古代的四大名木 四大名木是什么木】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大量的楠木都被砍伐来建筑皇宫宫殿、打制家具,修建陵寝等,从而导致楠木越来越少,最后更是“一木难求”了,实在是有点可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