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箴言格言警句的区别 警句是什么意思呀


谚语箴言格言警句的区别 警句是什么意思呀

文章插图
(图 谢驭飞)
我们读到的各种简短而又深刻的句子,在专家看来,还是有区别的 。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安德鲁·许在《格言理论》一书中说,谚语是公认的真理,而且通常是佚名的,因此“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是一句谚语,卡夫卡的“笼子在寻找一只鸟”就不是谚语 。谚语的特点是,对每一句谚语,都有一句跟它相反的谚语,人们说“久别情疏”,也说“久别情更深” 。
警句包含机智的、讽刺性的转折,比如蒲柏和王尔德的一些话 。箴言通常是一种道德指南,如古希腊德尔斐神庙上刻着的“凡事不要过度”“认识你自己” 。但法国人拉罗什福科的道德箴言更多的是对人性的反思,而不是关于人生的指引,比如他说:“平庸之辈往往谴责他们不懂的东西 。”讲箴言时,德国人说得比较绝对,法国人则喜欢例外,总是说“经常”“大部分人” 。
如果说谚语是民间智慧,警句是作家的俏皮话,箴言通俗易懂,格言则比较接近哲学、比较高深 。曾有人提出,萨福的作品不是只留下了片段,而是她就是用片段形式写的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大概也一样,他留下的残篇包括:“自然喜欢躲藏起来”;“眼睛和耳朵对于人们是坏的见证,如果他们有着粗鄙的灵魂的话”;“如果幸福在于肉体快乐,那就应当说,牛找到草吃时是幸福的了” 。帕斯卡尔、尼采、维特根斯坦等都是用格言写作的哲学家,他们有意识地用碎片化的论述去对抗体系化的哲学,认为宇宙太广大,无法加以体系化 。
《纽约客》的亚当·戈普尼克说,格言的含义很含混,反而有助于传播,因为它容许不同的解读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这是什么意思?悲观主义者可以理解为时间的流逝是无法阻挡的,乐观主义者可以理解为事物的前进是不可阻挡的 。
戈普尼克认为,格言是可以独立摘引出来的 。“有人说,在阅读时,背景就是一切,但是格言提醒我们,摆脱背景也很有趣……王尔德最好的箴言通常都是在从他的戏剧中拎出来时更有趣 。巨著让我们知道理解是有多困难,格言则告诉我们,为了弄懂意思,我们需要知道的非常之少 。格言能看到体系看不到的东西 。”
【谚语箴言格言警句的区别 警句是什么意思呀】美国作家埃默·托尔斯在小说《莫斯科绅士》中说:“人们在书上印上页码,不就是为了在中断一段时间后,能马上找到先前看过的那页?”这大概是一句警句 。美国作家克里斯托弗·希钦斯喜欢引用格言,也能写出格言:“我们是哺乳动物,脑前额叶太小(至少在基因工程还没有更发达之前),而肾上腺太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