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什么是山丹丹花 山丹丹花是什么花的种类


一文了解什么是山丹丹花 山丹丹花是什么花的种类

文章插图
郭怡孮《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一文了解什么是山丹丹花 山丹丹花是什么花的种类】
一文了解什么是山丹丹花 山丹丹花是什么花的种类

文章插图
杨之光《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一文了解什么是山丹丹花 山丹丹花是什么花的种类

文章插图
恽寿平《卷丹》题识:用徐家没骨法深研生动之趣,洗脱刻画之迹,拟议神明,庶几不落时趋,游于象外 。

广义上的山丹丹花,包括百合科百合属的山丹、卷丹和渥丹,这三种花形态相似,花色相近,极易混淆 。严格来说,哪一种才是真正的山丹丹花呢?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却是傻傻分不清
上世纪70年代,由陕北民歌《信天游》和陇东民歌《揽工调》改编而成的革命歌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迅速唱红了大江南北,使生长在黄土高原上的山丹丹花声名远播、家喻户晓 。很多艺术家为了一睹山丹丹花的风采,从全国各地来到陕北,创作出一幅幅风格各异的《山丹丹花红艳艳图》 。
然而,当我们仔细欣赏这些作品时,就会发现,这些作品中的山丹丹花,虽然在形态上大体一致,但局部却有细微的区别,有的花瓣上有黑色小斑点,有的则没有 。有的花朵下垂,花瓣向外反卷,有的花不下垂,花瓣不反卷 。那么,哪一种才是真正的山丹丹花呢?
山丹丹花,学名山丹,为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细叶百合 。主要分布于陕西、山西、山东、河南、宁夏、甘肃、青海等地,野生品种多在山坡上与杂草伴生,是百合属中分布最广、纬度偏北的一种 。山丹花于春末夏初开放,盛开后花开六瓣,花朵下垂,花瓣向外反卷,通常无斑点,有时近基部有少数斑点 。因其花色鲜红,生命力强,故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
广义的山丹丹花还包括与山丹同属的另外两种花,一种名为渥丹,另一种叫卷丹 。渥丹盛开后也是花开六瓣,但不下垂,花瓣不向外反卷,颜色鲜红,无斑点 。卷丹开花后与山丹一样向下垂,它与山丹最大的区别就是花瓣上密布着紫黑色的斑点 。另外,花色也有所不同,卷丹多为橙色 。由此可见,绘画作品中颜色鲜红、花朵下垂、花瓣向外反卷、无斑点的便是山丹;与山丹形态一样,但花瓣上有斑点、花色为橙色的便是卷丹;而花不下垂、花朵直立的便是渥丹 。因延安的野生种山丹丹花是没有斑点的,故真正的山丹丹花,就是花朵下垂、花瓣上无斑点的山丹 。
古代植物学者常将山丹和百合混为一体
其实,不仅现代人容易将山丹、卷丹和渥丹混淆在一起,连古代的植物学者也常常张冠李戴,有时将它们笼统地称为“百合”,有时将渥丹当作山丹,或将山丹当作卷丹,有时还把其他属的植物称为“山丹” 。
最早著录“山丹”这一名称的,是唐代孟诜撰写的《食疗本草》,书中说:“百合红花者,名山丹 。”但该书没有具体描述其形态特征,故难以判断是否为真正的山丹 。“渥丹”一名,最早见于明人宋诩的《竹屿山房杂部》:“渥丹……古名山丹,花小于百合 。”清代陈淏子的《花镜》也说:“山丹,一名渥丹,一名重迈 。”可见古代对山丹和渥丹没有进行严格的区分,常将两者混淆 。最早描述卷丹特征的,是宋人苏颂的《图经本草》:“百合三月生苗……又一种花红黄,有黑斑点,细叶,叶间有黑子者,不堪入药 。”该书虽未说出这种花的名称,但据其描述,可判断写的就是卷丹 。
而宋人寇宗奭的《本草衍义》,又将百合和卷丹混淆在一起 。书中说:“(百合)茎高三尺许,叶如大柳叶,四向攒枝而上,其颠即淡黄白花,四垂向下覆,长蕊,花心有檀色,每一枝颠须五、六花,子紫色,圆如梧子,生于枝叶间,每叶一子,不在花中,亦异也 。根即百合,其色白,其形如松子壳,四向攒生,中间出苗 。”据其描述,显然是指卷丹,但作者却说它是百合 。而明人卢之颐的《本草乘雅半偈》,则认为百合和卷丹是雌雄异株 。书中说:“百合……有二种:一丹黄色,间紫黑点,初开内拱如掬,次早外列如球,而不结子……一纯白如桅,连茎倾侧,花瓣六出,夜分作香 。叶蒂间不着子,根肥而甘 。此非异类,宜别雌雄,有子者雌,无子者雄 。”以有子无子来对百合品种进行区分,这种方法显然也是错误的 。
岭南“山丹”又名“龙船花”
古人对百合、山丹和卷丹的混淆,一直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面世后,才得以纠正 。李时珍说:“寇氏所说乃卷丹,非百合也 。苏颂所传不堪入药,今正其误 。叶短而阔,微似竹叶,白花四垂者,百合也;叶长而狭,尖如柳叶,红花不四垂者,山丹也;茎叶似山丹而高,红花带黄而四垂,上有黑斑点,其子先结枝叶间者,卷丹也 。”不过,李时珍所说的“山丹”,其实是渥丹,渥丹才是“红花不四垂者”,山丹的特征是红花四垂 。而明代的《群芳谱》,对山丹的描述亦有误 。书中说:“山丹,一名红百合,一名连珠,一名川强瞿,一名红花菜 。根似百合,体小而瓣小,茎亦短小,叶狭长而尖,颇似柳叶,与百合迥别 。四月开红花,六瓣不四垂,亦结小子 。”山丹是“六瓣四垂”,而非“六瓣不四垂” 。同时,《群芳谱》还提到一种“山丹”:“一种高尺许,花红如朱砂,茂者一干两、三花,花小于百合,无香,一名中庭花 。”《广群芳谱》认为:“按此即花疏所云渥丹也 。”
清代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对山丹的描述最准确,他说:“山丹,叶狭而长,枝茎微柔,花红四垂,根如百合而小,瓣小 。《洛阳花木记》有红百合,即此 。”吴其浚对卷丹的描述也很准确:“卷丹,叶大如柳叶,四向攒枝而上,其颠开红黄花,斑点星星,四垂向下,花心有檀色长蕊,枝叶间生黑子,根如百合……《草花谱》番山丹、《花木记》黄百合、《群芳谱》珍珠花红有黑点,皆此花也 。滇南谓之倒垂莲,燕蓟谓之虎皮百合 。东坡‘错落玛瑙盘’句,应是咏此 。”
朱子有一首《山丹》诗云:“昔游岭海间,几见蛮卉折 。素英溥夕露,朱葩烂晴日 。归来今几年,晤对祗寒碧 。因君赋山丹,恍复见颜色 。”很多人以为,这首诗是描写山丹 。但诗中说“昔游岭海间,几见蛮卉折”,则表明诗中所写的“山丹”是岭南的山丹,而非北方的山丹 。岭南的山丹,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有介绍:“山丹,一曰山大丹,其花四出,自根开至杪 。一树作数千百大花,有四叶承之 。一大花又作数千百小花,攒簇为一大球,微有丝缕,类马首繁缨,数月不落 。色大绛,入夜光艳如火,名不夜花……山丹,一名珊瑚林 。”朱熹曾游历潮州,故见过此花 。因这种花于五月端午节划龙船季节开花,故又名“龙船花”“五月花”,它属茜草科常绿小灌木,与北方的山丹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植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