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分的知识 春分是什么时候

春分是春季第四个节气 。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 。我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指的是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明史·历一》说:“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 。”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
春分不仅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春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进入明媚的春天,在辽阔的大地上,杨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 。
春分·民俗
竖蛋
“春分到,蛋儿俏 。”竖蛋,也称立蛋 。据史料记载,春分竖蛋的传统起源于4000年前的中国,人们以此庆祝春天的来临 。我国很多地方在春分举行竖蛋比赛 。
这其中也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春分这天是南北半球昼夜都一样长的日子,地球的地轴呈66.5度倾斜,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所以更容易将鸡蛋竖起来 。
放风筝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春分一到,草长莺飞,正是放风筝的好时间 。走出家门,沐浴春光,奔跑着放飞风筝,与生机勃勃的春天时节相得益彰 。春分正值周末,安排一场踏青,放一放风筝吧!
吃春菜
生长在田埂边、坡地间、树丛下的各种野菜,是春天的馈赠 。人们采撷春季野菜,将它们凉拌、清炒,或拌馅和面食用 。
春分养生
“百草回芽,旧病萌发 。”春分时节,气候变化剧烈,忽冷忽热,体弱者容易生病,有旧病的人容易复发 。因此,在注意保暖的同时,还要多喝水勤锻炼,按时睡眠 。
【关于春分的知识 春分是什么时候】此外,春季气温回升,血液循环加快,大脑的血液和氧气供应相对减少,人们时常会感到困倦,民间称之为“春困” 。“春困”不能单纯依靠多睡觉来解决,会“越睡越困”,要积极参加锻炼和户外活动,多做深呼吸,给大脑提供充足的氧气,多舒展肢体,尽量少熬夜,保持心情愉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