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简介

1、四书
四书又称四子书 , 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 。南宋朱熹取《礼记》中的《中庸》《大学》两篇文章单独成书 , 与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记录孟子言行的《孟子》合为“四书” 。
四书增删注释包括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孟子、程子、朱熹等 , 其编撰时间间隔达一千八百年 。宋元以后 , 《大学》《中庸》成为学校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 , 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简介】2、五经
五经一般指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 。《诗》温柔宽厚 , 《书》疏通知远 , 广博易良 , 《易》洁静精微 , 《礼》恭俭庄敬;《春秋》属词比事 。中医学指指肝、心、脾、肺、肾五脏的经脉 。
3、六艺
六艺指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
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 , 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 , 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
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 , 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 , 二曰六乐 , 三曰五射 , 四曰五御 , 五曰六书 , 六曰九数 。” 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 。
4、对联
对联 , 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 , 又称楹联或对子 , 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 , 平仄协调 , 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
5、灯谜
灯谜又称文虎 , 猜灯谜 , 亦称打虎、弹壁灯、商灯、射、解、拆等 , 但人们都习惯用“灯谜”一称 。灯谜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门综合性艺术 。
早在夏代,就出现了一种用暗示来描述某种事物的歌谣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歌谣发展,演变成“瘦辞”(亦称“隐语”) 。当时由于列国纷争,有不少游客在进谏时,往往都用“隐语”道出已见,使君王从中得到启发 。
《国语·晋语》记载:“有秦客瘦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 。”可见那时的这些“瘦辞”和“隐语”,就是我国灯谜的雏形 。直至南朝宋文学家鲍照作“井”、“龟”、“土”三个字谜,并以《字谜三首》收入他的诗集后,才有了“谜”字一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