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黄叶枯萎的原因分析 西红柿叶子发黄开始枯萎是什么原因

一、发病情况
浙江省苍南番茄基地是一个规模化、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南方“秋栽春收型”的设施番茄基地 。近年来 , 苍南番茄基地出现了一种突发性的“黄叶枯萎”病害 。该病在苍南严重发生 , 发病初期 , 番茄植株长势衰弱 , 基部叶片变黄、变褐 , 从复叶的叶端向叶柄蔓延 , 病株的叶片自下向上枯黄 , 植株发病部位不定根明显 , 拨起病株可发现根系坏死 , 且主根呈螺旋状盘绕生长 。后期发病植株全株叶片枯黄、下垂、萎蔫 , 继而成片枯死 , 造成果实减产、品质变劣 。严重田块发病率高达70%以上 , 产量损失极大 , 严重影响了苍南番茄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
二、病因诊断
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等多家单位 , 对苍南番茄基地出现的突发性 “黄叶枯萎”病进行了田间采样、实验室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形态学镜检及分子生物学诊断 , 确诊了苍南番茄基地出现的突发性 “黄叶枯萎”病害是由一种镰刀菌侵染引进的番茄枯萎病 。经鉴定 , 番茄黄叶枯萎病的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的尖孢镰刀菌 。
经鉴定 , 番茄黄叶枯萎病的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的尖孢镰刀菌 。尖孢镰刀菌在马铃薯培养基上菌落呈白的 , 小型分生孢子卵形至椭圆形 , 无色单孢 , 大小2.93~6.46 微米×14.01~24.1微米;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或长纺锤形 , 无色 , 有隔膜 , 大小4.7~6.97 微米×25.23~41.12微米 。
番茄枯萎病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 , 也可通过带菌种子、种苗、农家有机肥等进行远距离传病 , 病菌多从根系伤口、根毛侵入等部位侵入植株体内 , 并在植株的维管束内繁殖 , 堵塞导管 , 阻碍植株吸水吸肥 , 导致叶片黄化、萎蔫及枯死 。土温22~28℃ , 土壤潮湿、偏酸等有利于病害发生 。番茄连茬年限愈多 , 施用未腐熟粪肥 , 或追肥不当烧根;或氮肥施用过多 , 磷、钾不足的田块;植株生长衰弱 , 抗病力降低 , 病情加重 。连阴雨后或大雨过后骤然放晴 , 气温迅速升高;或时晴时雨、高温闷热天气等也有利于病情加重 。
三、关键综合防控技术
1、选用抗病品种 , 种植抗病品种 , 并使用无病、包衣的种子或进行药剂浸种杀菌 。
【番茄黄叶枯萎的原因分析 西红柿叶子发黄开始枯萎是什么原因】2、嫁接防病 , 用浙砧1号、中蔬1号等抗病砧木进行嫁接防病 。
3、轮作倒茬 , 重病田进行水旱轮作 , 建议与水稻或水生蔬菜进行轮作 。也可与黄瓜、葱、蒜等蔬菜实行3-5年轮作 。
4、土壤消毒 , 每亩用“石灰氮”土壤消毒剂60千克进行土壤消毒 。
5、科学肥水管理 , 多施腐熟的有机肥、平衡施肥;开好排水沟 , 避免田间积水 , 降低田间湿度 , 促使作物生长健壮 , 提高作物抗病能力 。
6、高温闷棚 , 一茬番茄采收后 , 利用夏季高温及时进行高温闷棚 , 降低土壤中的病原菌基数 。
7、生物菌剂防治 , 在发病初期采用荧光假单孢菌制剂500倍液 , 或乙蒜素制剂500-800倍液灌根防治 。
8、化学药剂防治 , 在发病初期采用苯甲?嘧菌酯和乙蒜素制剂1:1混合的1000倍液灌根防治;或苯甲?嘧菌酯、恶霉灵和乙蒜素制剂1:1:1混合的1000倍液灌根防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