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教案 氓优秀教案

1、【教学目的】
学习《氓》作为叙事诗的特点和对比手法的使用,体会诗歌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
背诵课文,熟练掌握诗歌中的重点字词 。
理解三首诗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叙述的手法;
学习掌握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和其现实主义的风格;
2、【教学重点】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
3、【教学难点】学习掌握《诗经》四言诗的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节奏特点;
4、【教学方法】朗读法、点拨讨论法
5、【教学时数】一课时
6、导入:
《氓》是诗经中最长的一首民歌,也是一首较有代表性的弃妇诗 。春秋初,封建的生产关系尚处于萌芽状态,封建的思想意识也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统 。以恋爱而言,当时男女间的交往还比较自由 。《氓》诗中的女主人公与氓的恋爱、婚姻基本上是自主的,不幸的是,结婚仅三年,即被遗弃 。这首诗就是她被弃回娘家后写下的 。7、《氓》全诗六章,每章十句 。第一、二章写男子求婚,女子恋爱,结成夫妻的甜蜜回忆,缠绵深情而渺远恻然;第三、四章是全诗的主旨,写了主人公在生活中得出的痛苦的生活教训,和对负心人的强烈愤慨,宛如长歌当哭般的呼号;第五章前半部分继续回忆婚后的不幸,后四句则是回娘家后的情景,不禁伤心落泪;最后一章十句是一片如泣如咽之音多百无聊赖,无复可言 。全诗层次分明,在叙事与抒情的结合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是《诗经》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
8、教学目标:
熟悉课文内容,了解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故事 。
了解卫地的独特的文化,通过人物的言谈举止仔细品味 。
了解赋、比和兴的具体内含和写作手法并仿写 。
教学过程:
9、导入:(2分钟)
当我们逆着时间的隧道走进他们的世界,你用你独特的眼光看到了什么,你用你独特的视角体会到了什么?我们等待着你的讲述!
10、新授:
了解学生回家读课文的情况,肯定有的学生没有读,课堂上请大家齐读 。(8分钟)要求:读准字音,彼此监督,而且要整齐,加进自己的感情,尽量把自己想像成课文中的人物 。边读边体会课文的内容 。
11、请同学介绍自己读完课文的感受,可以谈一点,也可以谈整篇课文 。(15分钟)
12、总结学生的发言内容,对于有争议的问题,可以考虑给以更长的时间进行深刻的讨论 。请同学们就课文中的人物发表自己的看法 。)
13、介绍赋、比和兴的含义,找出课文的例子,请学生回忆以前的知识明确三种写作手法,课堂上仿写 。(7分钟)
14、从文化视角体会当时的风土人情 。进行今昔对比,体会人物的特点 。(5分钟)明确:抱布贸丝原始的物物交换,造成了人与人之间交流范围的狭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精神领域的道德方面,尤其爱情观方面,少了更宽泛的选择范围,他和她上演了悲剧 。她:温柔体贴,情意绵绵,嫁作他妇,任劳任怨,遭受暴虐,失望决绝 。他:喜请良媒,娶她为妇,感情变换,虐待其妻 。)
15、布置作业:
再读课文,体会他们的故事 。
用自己的语言设计他们另一样的生活 。
【氓教案 氓优秀教案】预习下节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