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西涧的翻译意思 滁州西涧的翻译

滁州西涧的翻译意思:我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黄莺在幽深的树丛中啼鸣 。春潮夹带着暮雨流的湍急,惟有无人的小船横向江心 。《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写景七绝 。此诗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还蕴含了诗人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与忧伤情怀,也就是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 。

滁州西涧的翻译意思 滁州西涧的翻译

文章插图
《滁州西涧》原文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滁州西涧》注释1、滁州:在今安徽滁州 。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
2、独怜:唯独喜欢 。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幽,一作“芳” 。生:一作“行” 。
3、深树:枝叶茂密的树 。深,《才调集》作“远” 。树,《全唐诗》注“有本作‘处’” 。
4、春潮:春天的潮汐 。
【滁州西涧的翻译意思 滁州西涧的翻译】5、野渡:郊野的渡口 。
6、横:指随意漂浮 。
《滁州西涧》赏析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 。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 。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
这首诗中有无寄托,所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 。旧注以为这首诗有政治寄托,说是写“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之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但过于穿凿附会,难以自圆其说 。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 。
实则诗中流露的情绪若隐若显,开篇幽草、黄莺并提时,诗人用“独怜”的字眼,寓意显然,表露出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后两句在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中,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忧虑、悲伤的情怀 。
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事情,而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地流露出来 。这首诗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
滁州西涧的翻译意思 滁州西涧的翻译

文章插图
《滁州西涧》创作背景一般认为《滁州西涧》这首诗是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所作 。他时常独步郊外,滁州西涧便是他常光顾的地方 。作者喜爱西涧清幽的景色,一天游览至滁州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 。
《滁州西涧》作者介绍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诗人 。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十五岁起以三卫郎为唐玄宗近侍,出入宫闱,跟随唐玄宗出游 。早年豪纵不羁,横行乡里,同乡认为他是祸行而苦 。
安史之乱起,唐玄宗出逃,流落失职,开始立志读书,常“焚香扫地而坐” 。唐代宗广德至唐德宗贞元年间,先后担任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鄂县令、比部员外郎 、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 、苏州刺史 。贞元七年退职 。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 。
韦应物是山水田园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 。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韦应物的诗歌创作成就最大 。
其诗多写山水田园,清丽闲淡,和平之中时露幽愤之情 。反映民间疾苦的诗,颇富于同情心 。是中唐艺术成就较高的诗人 。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 。散文仅存一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