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关系以及区别详解 法律中债权人是哪一方

关于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关系以及区别想必很多人都对此有所疑惑,针对此类问题,专门作出了回复 。关于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关系以及区别的内容在看完下面的文章后,对于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关系以及区别这类问题一定会有所了解 。接下来就是由万邦法务小编带来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关系以及区别的有关知识,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
一、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关系以及区别
债务人是欠钱的一方,债权人是借出钱的一方 。
1、债权人
债的关系中有权利要求另一方(债务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当事人 。
在债的关系中,债权人是特定的,只有该特定的权利主体才有权要求义务主体履行约定的义务 。负有履行义务的人如不履行义务,债权人有权请求司法机构强制其履行 。如果债权人由于对方不履行义务而遭受到经济上的损失,有权要求赔偿 。
债权人还享有代位权和撤销权 。代位权是指债权人以自己的名义,代债务人行使其为第三人的权利,其后果由债务人承担的权利;撤销权是指债权人对债务人有碍于债权实现的法律行为享有的请求撤销这一行为的权利 。债权人可以是公民或法人,也可以是国家 。
2、债权人的权利
(一)债权人代位权是债的保全制度的一种 。保全债权是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的基本价值取向 。
我国合同法规定的代位权,是以传统的代位权理论为基础,针对近年来我国严重存在的三角债以及债务人逃债废债现象而确立的新的债的保全制度 。代位权的效力及于债权人、债务人和次债务人 。
(二)债权人免除债务,指债权人放弃自己的债权,从而消灭合同关系及其他债的关系 。
合同法规定:“债权人免除债务人部分或者全部债务的,合同的权利义务部分或者全部终止 。”从这条规定看,我国合同法规定的免除是单方的法律行为 。但合同法也并不排除债权人与债务人订立免除协议,免除债务人的义务 。
(三)债权人撤销权,又称撤销诉权或废罢诉权,是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所为有害及债权的行为,得申请法院撤销的权利 。
我国合同法第74条、75条明确确立了债权人撤销权制度 。依据合同法的规定,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债务人以明显的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亦可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
二、债务人
债的关系中有义务按约定的条件向另一方(债权人)承担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当事人 。
在债的关系中,债务人是特定的,只有该义务主体才必须向债权人承担交付财产、提供劳务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义务 。
债务人可以是公民,可以是法人,国家作为民事主体出现时也可以具备债务人的资格 。
三、债务人的合法权利
《合同法》从公平原则出发,赋予了债务人诸多权利:
1、同时履行抗辩权 。
在双务合同中,应当同时履行的一方当事人有证据证明另一方当事人在同时履行的时间不能履行或者不能按约定履行的,有权保留自己的给付义务,这种保留给付的权利就是同时履行抗辩权 。《合同法》第66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 。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 。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
2、后履行抗辩权 。
在双务合同中,应当先履行的一方当事人未履行或者未按约定履行,到履行期限的对方当事人享有不履行、部分不履行的权利,这种权利就是后履行抗辩权 。《合同法》第67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 。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
3、不安抗辩权 。
不安抗辩权又称先履行抗辩权,指双务合同成立后,应当先履行的当事人有证据证明对方不能履行义务,或者有不能履行合同义务的可能时,在对方没有履行或者提供担保之前,有权单方中止履行合同义务 。
【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关系以及区别详解 法律中债权人是哪一方】根据上文内容我们可以得知,相信很多人都对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关系以及区别有了一定的认识 。以上信息由万邦法务小编整理编辑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万邦法务的律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