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白龙

山白龙拼音Shān Bái Lónɡ
别名白杨树、响叶杨、圆叶杨、野白杨树
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柳科植物滇南山杨的树皮和根皮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pulus rotundifolia Griff.var.bon-ati(Levl.)C.Wang et Tung[P.bonati Lev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 , 多结合栽培伐木采收树皮和根皮 , 鲜用或晒干 。
原形态乔木 , 高达20m 。干皮灰白色 , 光滑 。幼枝暗褐色 , 初时有毛 , 后光滑 , 老枝灰色 。芽卵形或圆锥形 , 红褐色 , 鳞片具白色柔毛 , 有粘质 。短枝叶卵状圆形或三角状圆形 , 长5.5-8.5cm , 宽5-8cm , 幼时两面均有白柔毛;叶柄侧扁 , 长3.5-6.5cm;萌枝叶大 , 宽卵状圆形 , 基部楔形或近心形;叶柄较短 。花柱明显 , 柱头2宽瓣裂 , 再3深裂 , 或3浅裂 。果序长约10cm , 果序轴有毛;蒴果长卵形 , 先端尖 , 2瓣裂 。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喜生于向阳山坡疏林中 。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驱蛔 。主外感风热表证;水肿;白浊;蛔虫
【山白龙】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 9-15g 。
摘录《中华本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