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记翻译及注释 养鱼记的翻译及注释

养鱼记翻译:衙署回廊前的一块空地有四五丈见方,正对着非非堂 。此处修竹环绕林荫遮蔽,没有栽种其他植物 。我按照地形挖了一个池塘,既不方也不圆;没有用砖砌,也没有筑堤岸,完全保留了它自然的形态 。我用锹把池塘挖深,打井水把它灌满 。
池塘清澈见底,波光荡漾,微风一吹便泛起波纹,风一停便水平如镜 。星与月映在水中,光亮直透塘底 。我在塘边休息时,水中的影像纤毫毕现;绕着水池散步,仿佛徜徉在浩荡的江湖之间 。这足以让人抒发内心的忧郁不畅,安慰我这个困窘寡助的人 。
我于是请渔人撒网捕鱼,从他那里买了几十条活鱼,叫书童把它们放养在池塘中 。书童认为池水太少不能增大容量,于是只把小鱼放养在内,而丢弃大鱼 。我感到很奇怪,问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他把自己的想法讲给我听 。
可叹啊,这个书童怎么如此糊涂而无知!我看见大鱼丢在一边干渴,得不到安身之处,而那群小鱼却在那又浅又窄的池塘中嬉戏,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我感触很深,于是写了这篇《养鱼记》 。
注释
1、折檐:屋檐下的回廊 。隙地:空地 。
2、方:方圆,大小 。
3、非非堂:欧阳修在洛阳时所建,命名为“非非堂” 。
4、植物:这里用作动词,是种植植物的意思 。
5、洿(wū):地势低的地方 。这里名词用作动词,是挖掘的意思 。
6、甃(zhòu):砌墙 。
7、锸(chā):铁锹 。浚(jùn):疏通 。
8、清明:清澈、明亮的样子 。
9、偃息:休息 。毫芒:微小的东西 。
10、循:沿着 。
11、舒:舒展 。忧隘:忧愁和郁闷 。穷独:困乏无助的样子 。
12、罟(gǔ):渔网 。
13、活:形容词用作动词,使.....活着 。
14、怪:认为....奇怪 。
15、无乃:难道不是 。嚚(yín)昏:糊涂昏庸 。
【养鱼记翻译及注释 养鱼记的翻译及注释】16、观:观察 。
17、自足:悠然自得的样子 。

养鱼记翻译及注释 养鱼记的翻译及注释

文章插图
《养鱼记》原文折檐之前有隙地,方四五丈,直对非非堂 。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 。因洿以为池,不方不圆,任其地形;不甃不筑,全其自然 。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 。湛乎汪洋,晶乎清明 。微风而波,无波而平 。若星若月,精彩下入 。予偃息其上,潜形于毫芒;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湖千里之想 。斯足以舒忧隘而娱穷独也 。
乃求渔者之罟,市数十鱼,童子养之乎其中 。童子以为斗斛之水不能广其容,盖活其小者而弃其大者 。怪而问之,且以是对 。嗟乎,其童子无乃嚚昏而无识矣乎!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鱼游戏乎浅狭之间,有若自足焉,感之而作养鱼记 。
《养鱼记》赏析这是一篇非常精彩的短文,作者以小见大,通过小鱼“若自足”,而巨鱼“不得其所”的境况,影射了当世君子“曾不能一日安之于朝堂之上”,而小人却“嚣嚣于廊庙”的现象 。
自己带来的恬然自适的情趣 。既不提养鱼之事,也不言他事,仿佛浑然不晓世事之状 。然而最后一句“舒忧隘而娱穷独”却隐隐透出了作者志怀高远而不得伸展的心理 。转入第二段,作者开始提及养鱼之事 。
然而作者似乎并不意在养鱼,而是极为轻描淡写地以两句话便述完此事 。转而借童子之口道出一个可怕的现实:“以斗斛之水不能广其容,盖活其小者而弃其大者 。”以简练的话语点出文章的主旨,而后戛然而止 。
整篇文章含而不露,叙而不议,似乎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其实体现了欧公一贯的淳厚文风 。以饱满的笔法叙写文章的次要部分,作为铺垫,以凝练的笔法点触主旨,点到即止,不再生发议论 。
养鱼记翻译及注释 养鱼记的翻译及注释

文章插图
《养鱼记》创作背景《养鱼记》大约创作于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是年欧阳修二十六岁,在洛阳任西京留守推官 。当时正逢章献太后垂帘听政,很多正直之士无法得到重用,欧阳修便是其中一员 。在这种背景下,他通过此文道出了对当时社会的忧虑 。
《养鱼记》作者简介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祖籍庐陵(今属江西) 。少孤,贫而好学 。天圣八年(1030年)中进士,先后担任过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等职 。他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拥护者,并和尹洙、梅尧臣等人倡导诗文革新运动,堪称北宋文坛的泰山北斗 。
欧阳修注意提携后进,曾巩、王安石、苏舜钦、苏轼父子等都出于他的门下 。他在诗词文等多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