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与朗诵的异同点分析 诵读和朗读的区别是什么


朗读与朗诵的异同点分析 诵读和朗读的区别是什么

文章插图
一、朗读、朗诵的概念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活动 。
朗诵是一门独特的艺术 。”朗”就是响亮的声音;”诵”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音把文章背诵出来 。具体地讲,朗诵就是由朗诵者把文学作品在观众、听众面前用准确、流利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艺术的表演性地有声语言再创活动 。
二、共同点
1.两者都是以书面语言为依据,以书面语言为表达内容 。往往是以他人写成的文稿为本,当然这里也不排除朗诵、朗诵者读自己的作品 。这就要求必须深入理解作品 。
2.二者都是以口头语言为表达手段 。
3.二者都要求字音正确,语句流畅 。语调语气和谐,做到表情达意 。
三、不同点
1.二者的本质区别
朗读和朗诵相比,朗读本质上还是一种念读,是一种应用型的朗声阅读 。它更注重于突出讲解功能,换句话说,它是附属于讲解的一种口语形式 。因此朗读更注重于通过语言的规范、语句的完整和语意的精确 。它呼唤的是听者的理智思考,追求的是使听者全面、准确地理解朗读者所表达的意思 。
朗诵,本质上是一种语言表述的艺术表演形式 。朗诵要求朗诵者在朗读要求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文稿的表达形式进行艺术的加工和处理 。朗诵者借助于语速、语顿、音区、轻重音等方面的富于变化的个性表达手段,将朗诵材料转化为一种艺术表演 。它呼唤的是听众的情感共鸣,追求的是使听众听之入耳、听之入心、听之动情的艺术感染力 。
2.表达文体的不同
朗读的选材十分广泛,诗歌、散文、议论文、说明文以及各种文章、书信等都可以朗读;朗诵在选材上只限于文学作品,而且只有词美、意美、脍炙人口的文学精品,才适合朗诵 。
3.应用范围不同
朗读是一种教学宣传形式,主要用于课堂学习和电台视台播音 。朗诵是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多在舞台上、在文娱活动中使用 。
4.表现形式不同
朗读对声音的再现要求接近自然化、本色化、生活化,口语形式平实、自然 。注重于音量均匀,吐字节奏、停顿以及声音高低对比,可以根据表达需要而有所变化,但不宜有太多的变化;朗诵的口语形式是生动、优美 。对声音再现的要求则应是风格化、个性化甚至可以戏剧化 。它要求朗诵者将自己对作品的体会,通过音量的大小,音区的高低、节奏的快慢等多方面的变化,凝结成一种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深入并撼动听众的心灵 。
5.语言选用上的区别
朗读以听者全面准确理解表达内容为目的,在要求语音规范的基础上,运用普通话,但又不仅限于普通话,特殊情况下允许使用方言 。
朗诵注重以语言艺术魅力感染听众,所以,一般情况下要求必须使用普通话 。因为,用方言朗诵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让听众难以接受的 。方言的阻碍,我想朋友们都知道这里不在讲述 。
6.在姿态语方面的区别
一般对朗读者的形体、态势、表情、眼神等均无明确的要求,如老师可以来回走动朗读课文,播音员通常坐着播音等 。
朗诵,就要求朗诵者,在朗诵过程中形体、态势、表情、眼神的和谐统一,协调配合,以强化朗诵语言的艺术感染力 。
【朗读与朗诵的异同点分析 诵读和朗读的区别是什么】综上所述,朗读和朗诵,既有区别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朗读者所处的位置是本色化的,而朗诵者所处的位置是艺术化的 。朗读是朗诵进行艺术加工的基础,朗诵是朗读艺术加工后的提高 。从口语的学习上来看,朗读是基础,朗诵是朗读的进一步深入和艺术化的过程 。不管是朗读或是朗诵,语言绝对不能脱离生活语言的基础 。要防止”朗诵腔”、”播音腔”、”舞台腔”,否则朗读也好,朗诵也好,只会让人听了不自然、不亲切,非但不能引起共鸣反而使人感到刺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