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是什么意思(解析顺道者昌逆道者亡)

常有狂妄之人口出狂言:“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
可能有的人得了势,获得了比较高的能量,但是,如果自不量力,肆意妄为,就会自取灭亡 。
常言道:不作就不会死 。
那么,“顺者昌,逆者亡”,到底说的是什么?
这句话出自《史记》:
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四十二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
所以,“顺者昌,逆者亡”指的是天道,天道即自然规律,并不是指某个人 。
可以总结为:顺道者昌,逆道者亡 。
自然规律比如:花开花落,昼夜交替,春夏秋冬交替等 。
所以,花不越季,草不越冬,这叫做“应期” 。
那么,知期而至,叫做“逢时”;知期而隐,叫做“得养” 。
我们人要像大自然学习,做事符合天道 。做事也要懂得“逢时”和“得养” 。
“逢时”比较容易做到,就是顺势而为嘛,到什么时候做什么事 。
难就难在“得养” 。
比如“生长收藏”中,一个人的事业发展到“收”的阶段,他因这个事业得到了很多好处了,他是不舍得按照规律进入“藏”的阶段的,哪怕是事业开始走下坡路,因为执念他依然会坚持 。
这就是人不懂得“养” 。得不到养,后面最终结果就是“逆者亡” 。
得养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经》说:
山者,逢高必静,人则躁矣,不躁不足以显其位;水者,遇低必就,人则让矣,不让不足以得其方;花者,得果而则退,人则进矣,不进不足以据其功;草者,近冬则隐,人则显矣,不显不足以得其利 。
山越高越显安静,人却不一样,人在高位会比较躁动,因为要显示出自己的地位,得到别人的尊敬 。
水越是在低处越能停留,人在低处就是推让,因为人总想着离开低位奔向高位 。
花得到了果实,花朵就会退去,人却不一样,人取得了成果,会当做功劳,自我彰显 。
草快到冬天就会隐藏起来,人却不一样,人哪怕在逐渐进入低谷的时候,依然会把持着、显示着自己曾经的优势,试图继续获得利益 。
人的这些种种违背规律的行为,是因为人的内心存在虚妄,不知晓自然的本质的规律 。
世间的根本是什么?
世间生灵,日月为母,气灵为父,水土为精血 。是有得成,是有离失,此谓之本,本者,根也 。若要知其得成离失,自得期山川万灵为师,是以知万物生长收藏之理,是以明得成离失之由 。
我们所经历的得成、离失取决于是否顺应了自然规律,这是一切的根本,所以,要想明白得成、离失的原理,需要以大自然为老师,掌握生长收藏的规律 。
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可实际上人们却没有这样做 。
现在的人们奉行的却是“名利、贪欲、执妄”,忘记了根本,在偏离根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
这样的最终的结果将是毁灭 。
《学经》说:
世人忘本而行,弃师而为,一己独尊,然细水难长,独木不支,忘本弃师,道混界乱,终为溃也 。
世人忘记根本,摒弃自然规律,唯我独尊,最终将一败涂地 。
所以,我们要向大自然学习,做事要“得养”,具体方法是:
逢高则静,遇低则就,得果则退,近冬则隐 。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是什么意思(解析顺道者昌逆道者亡)】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是什么意思(解析顺道者昌逆道者亡)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