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蒌皮

栝楼皮 , 中药名 。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及中华栝楼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的果皮 。栝楼分布于华北、中南、华东及辽宁、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 。中华栝楼分布于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江西、湖北西南部 , 四川东部、贵州、云南东北部 。具有清肺化痰 , 利气宽胸散结之功效 。常用于肺热咳嗽 , 胸胁痞痛 , 咽喉肿痛 , 乳癖乳痈 。

瓜蒌皮

文章插图
瓜蒌皮的功效和作用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瓜蒌皮水煎剂对药物诱发的心律失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实验表明:瓜蒌皮水煎剂提前腹腔注射, 能预防氯化钙诱发的大鼠室颤;亦可明显提高哇巴因诱发豚鼠室性心动过速的阈剂量;能使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的潜伏期延长, 但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瓜蒌皮水煎剂给正常麻醉大鼠腹腔注射, 能明显延长心电图的P-R、Q-T、R-R间期 。
2、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瓜蒌皮】瓜蒌中含有致泻的物质 , 对人体具有下泄的作用 。过蒌皮的下泻作用是比较弱的;瓜蒌仁中所含有的脂肪油致泄的作用是比较强的 , 而瓜蒌霜的致泄的效果则是比较缓和的 。
瓜篓乙醇提取物对幽门结扎、5-羟色胺、盐酸乙醇造成胃黏膜损伤有抑制作用, 瓜蒌乙醇提取物对乙酰胆碱造成的小鼠回肠收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3、抗菌作用
体外试验证明, 瓜蒌煎剂或浸剂对大肠杆菌等革兰阴性肠内致病菌, 对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流感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此外, 对奥杜盎小芽胞癣菌及星型奴卡菌等皮肤致病性真菌亦有抑制作用 。
4、抗肿瘤作用
体外实验证明:瓜蒌煎剂及瓜蒌皮和瓜蒌仁的提取物对小鼠腹水癌细胞有杀灭作用 。瓜蒌皮的体外抗癌效果比瓜蒌仁好, 且以60%乙醇提取物作用最强 。从瓜蒌皮的醚浸出液中得到的类白色非晶体性粉末亦有体外抗癌作用, 而子壳和脂肪油均无效 。动物实验表明:瓜蒌对肉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对腹水癌的作用不明显 。
5、其他作用
经实验证明 , 瓜蒌注射剂能够很明显的抑制ADP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的聚集和TXA2的合成 , 他的作用的强度与用量有关 。
瓜蒌注射剂腹腔注射, 亦能显著降低因冠脉结扎1小时, 再灌23小时后血小板最大聚集集率和血小板最大聚集速率 。瓜蒌的有效成分栝楼酸对胶原、二磷酸腺苷和肾上腺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浓度依存性抑制作用 。瓜蒌抑制血小板聚集可能与抑制血小板环氧合酶活性及减少TXA2的形成有关 。
瓜蒌皮有很好的医药价值 , 但是在这里提醒患者不宜乱用 , 一定要遵听医嘱 , 特别是对于孕妇朋友来说 , 不宜乱用药物 。另外 , 瓜蒌皮还有食疗功效 , 不管是炖菜 , 还是做汤都是很美味的 , 而且对人体也有益处 。
瓜蒌皮

文章插图
瓜蒌皮的营养价值 治疗冠心病 。
每日用瓜蒌五钱 , 薤白四钱 , 制成片剂 , 三次分服 。治疗25例 , 观察2~8周 , 22例有不同程度症状改善 。16例心电图复查 , 14例示V5T被改善 , 2例恶化;12例服药前示S-T段压低者 , 10例改善 , 1例不变 , 1例恶化;服药前平均V5T波振幅为0.96毫米 , 服药后平均T波振幅增至2.7毫米;服药前平均S-T段下降0.84毫米 , 服药后S-T段平均下降0.27毫米 。改变最明显1例在服药前二月发现有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 , 心电图V2-V4QS波 , T波倒置 , 服药后11月病员症状明显改善 , V2-V4Q波消失 , V5T波向上;另1例原有心绞痛及窦性静止 , V5T波平坦 , 服药四月后T波回至正常 , 窦性静止消失 。服药后少数病例感胃部不适 , 经服氢氧化铝后好转 。观察中曾将瓜蒌与薤白分开服用 , 结果病人均反应瓜蒌片疗效较薤白片为佳 。此片对冠状动脉供血作用 , 可能与通过放松动脉紧张度 , 减少心脏负荷有关 。
治痰嗽
黄熟瓜蒌一个 。取出子若干枚照还去皮杏仁于内 , 火烧存性 , 醋糊为丸 , 如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 , 临卧时 , 白萝卜汤送下 。(《鲁府禁方》)
治喘
瓜蒌二个 , 明矾一块 , 如枣子大 , 入瓜蒌内 , 烧煅存性 , 为末 。将萝卜煮烂 , 蘸药末服之 , 汁过口 。(《普济方》:栝蒌散)
治小结胸病 , 正在心下 , 按之则痛 , 脉浮滑者
黄连50克 , 半夏(洗)250克 , 栝楼实大者一枚 。上三味 , 以水六升 , 先煮栝楼 , 取三升 , 去滓 , 内诸药 , 煮取二升 , 去滓 , 分温三服 。(《伤寒论》:小陷胸汤)
治酒癖 , 痰吐不止 , 两胁胀痛 , 气喘上奔 , 不下饮食
栝楼瓤50克 , 神曲末25克(微炒) 。上药捣细罗为散 。每服 , 以葱白酒调下10克 。(《圣惠方》
治肺燥热渴 , 大肠秘
九月、十月间熟栝楼取瓤 , 以干葛粉拌 , 焙干 , 慢火炒热 , 为末 。食后、夜卧 , 以沸汤点三钱服 。(《本草衍义》)
瓜蒌皮的药用价值1、痰热壅肺 , 肺失清肃 , 而见胸闷咳嗽 , 痰黄粘稠密不易咯出者 , 瓜蒌皮可与黄芩、枳实、贝母、桔梗等到配伍 。 
2、瓜蒌皮治咽喉语声不出:瓜蒌皮(细锉 , 慢火炒赤黄)、白僵蚕(去头 , 微炒黄)、甘草(锉 , 炒黄色)各等分 。上为细末 。每服一、二钱 , 用温酒调下 , 或浓生姜汤调服;更用半钱绵裹 , 噙化咽津亦得 , 并不计时候 , 日三、两服 。(《御药院方》发声散) 
3、瓜蒌皮治胸痛、肋痛:瓜蒌皮四钱(胸痛配薤白头五钱 , 肋痛配丝瓜络三钱 , 枳壳一钱五分) 。煎汤服 。(《上海常用中草药》) 
4、瓜蒌皮治乳痈肿痛可与乳香配伍 , 或与穿山甲、甘草同用 。 
5、肺胃阴虚有热 , 渴饮不止、小便多者 , 瓜蒌皮常与黄连、甘草配伍 。 
6、瓜蒌皮治吐、衄 , 燥渴 , 咽痛 , 便结 。《广东中药》 
7、瓜蒌皮治温病初起 , 热重咳嗽:瓜蒌皮、杏仁、前胡、蝉衣、大力子、甘草 。煎汤服 。(《四川中药志》) 
8、痰浊痹阻 , 胸阳不振 , 而致胸痹喘息咳唾 , 胸背痛 , 短气者 , 瓜蒌皮可与薤白、白酒配伍 。 
9、瓜蒌皮润肺降气 , 止咳祛痰 。治咽喉疼痛 , 大便燥结及乳痈 。《四川中药志》 
10、瓜蒌皮治牙齿痛疼:瓜蒌皮、露蜂房 , 烧灰擦牙;以乌臼根、荆柴根、葱根煎汤漱之 。(《世医得效方》) 
11、瓜蒌皮治肺热咳嗽、咳吐黄痰或浓痰 , 肺痈:瓜蒌皮二至四钱 , 大青叶三钱 , 冬瓜子四钱 , 生苡仁五钱 , 前胡一钱五分 。煎汤服 。(《上海常用中草药》) 
12、瓜蒌皮涤痰结 , 舒肝郁 。治痰热咳嗽 , 胸胁作痛 。《中药志》 
13、瓜蒌皮治乳痈肿痛:瓜蒌皮四钱 , 蒲公英五钱 。煎汤服 。(《上海常用中草药》) 
相关配伍
1、治胸闷咳嗽:栝蒌果皮15g , 陈皮9g , 枇杷叶(去毛)9g 。水煎服 , 冰糖为引 。(《江西草药》)
2、治肺痈:瓜蒌皮、冬瓜子各15g , 薏苡仁、鱼腥草各30g 。煎服 。(《安徽中草药》)
3、治肋间神经痛:瓜蒌皮15g , 柴胡4.5g , 丝瓜络12g , 郁金、枳壳各9g 。煎服 。(《安徽中草药》)
瓜蒌皮的副作用副作用
虽然瓜蒌皮的治疗效果是不错的 , 但是 , 瓜蒌皮服用的时候还是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的 , 希望广大朋友不要盲目食用瓜蒌皮 。脾胃虚寒 , 大便不实 , 有寒痰、湿痰者不宜 , 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
脾虚湿痰不宜 。
1、脾虚湿痰不宜用瓜蒌皮 。 
2、瓜蒌皮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
瓜蒌皮

文章插图
瓜蒌皮的使用禁忌使用注意
脾虚者慎服 。反乌头 。
1、《本草经集注》:“恶干姜 , 畏牛膝、干漆 , 反乌头 。”
2、《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凡脾胃虚寒 , 无湿热者忌用 。”
瓜蒌皮的吃法1、芦根清肺饮
材料:鲜芦根60克、鲜冬瓜皮15克、茯苓9克、通草3克、大豆卷9克、滑石12克、生桑皮6克、黄芩3克、栝楼皮4.5克、生米仁12克 。
用法:水煎服 。
功效:祛暑化湿 , 清肺生津 。
主治:暑湿伤肺 , 面色淡黄 , 头身重痛 , 脘闷 , 身热汗出 , 心烦口渴 , 咳嗽黄痰 , 喘急 , 舌苔糙腻、脉浮弦细濡 。
2、金水六君煎
材料:当归6克、熟地9--15克、陈皮4.5克、半夏、茯苓各6克、炙甘草3克
用法:用水400毫升 , 加生姜3--7片 , 煎至280或320毫升 , 空腹时温服 。
功效:养阴化痰 。
主治:肺肾虚寒 , 水泛为痰 , 或年迈阴虚 , 血气不足 , 外受风寒 , 咳嗽呕恶 , 喘逆多痰 。痰带咸味 , 或咽干口燥 , 自觉口咸 , 舌质红 , 苔白滑或薄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