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包饺子的习俗

【春节包饺子的习俗】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 , 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 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每逢新春佳节 , 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 。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 , 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 。到南北朝时 , 馄饨“形如偃月 , 天下通食” 。据推测 , 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 , 不是捞出来单独吃 , 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 , 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 。过年吃饺子有很多传说 , 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 , 结束了混状态 , 二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 , 意为“粮食满囤” 。另外 , 民间还流传吃饺子的民俗语与女娲造人有关 。女娲抟土造成人时 , 由于天寒地冻 , 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 , 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 , 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 , 用细线把耳朵拴住 , 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 , 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