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历史渊源


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在中国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 。
【春节的历史渊源】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 。相关来历中国历代元旦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为正月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 。公元前104年,经司马迁等人提议,汉武帝下令改定历法 。春节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孟春正月为岁首,后人在此基本上逐渐完善为我们当今使用的阴历,落下闳也被称为“春节老人” 。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纪年,直到清朝末年,长达2080年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