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肤子

地肤子中药名 。为藜科植物地肤子Kochia scoparia(L.)Schrad.的干燥成熟果实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
地肤子,可能很多人对它都不太熟悉,其实它是我国的一种中医药材 。地肤子又称地葵、地麦,是藜科植物地肤子的成熟果实,我国的山西、山东均有种植 。地肤子性寒,味辛、苦,常用于治疗恶疮、皮肤外湿痒、腰疼胁痛等疾病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会食用地肤子,那么,如何食用地肤子才是正确的呢?地肤子又有哪些作用?

地肤子

文章插图
地肤子的功效和作用地肤子有利小便、清湿热的功效,但地肤子恶螵蛸,不能同用,地肤子治阳虚气弱,小便不利:野台参四钱,威灵仙钱半,寸麦冬六钱(带心),地肤子一钱 。煎服 。(《医学衷中参西录》宣阳汤)
1、地肤子治风热赤眼:用地肤子一升(焙)、生地半斤取汁,共用饼,晒干,研细 。每服三钱,空心服,酒送下 。
2、地肤子治阴虚血亏,小便不利:怀熟地一两,生龟板五钱(捣碎),生杭芍五钱,地肤子一钱 。煎服 。(《医学衷中参西录》济阴汤)
3、地肤子治吹乳:地肤子为末 。每服三钱,热酒冲服,出汗愈 。(《经验广集》地肤酒)
4、地肤子治痔疾:地肤子不拘多少,新瓦上焙干,捣罗为散 。每服三钱匕,用陈粟米饮调下,日三 。(《圣济总录》地肤子散)
5、地肤子治疝气:用地肤子炒后研细 。每服一钱,酒送下 。
6、地肤子治目痛、眯目:用地肤子榨汁点眼 。
7、地肤子治目痛及眯忽中伤,因有热瞑者:取地肤子白汁注目中 。(《僧深集方》)
8、地肤子治痈:地肤子、莱菔子各一两 。文火煎水,趁热洗患处,每日二次,每次10——15分钟 。(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9、地肤子治久血痢,日夜不止:地肤子一两,地榆三分(锉),黄芩三分 。上药拇细罗为散 。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二钱 。(《圣惠方》)
10、地肤子治雷头风肿:地肤子,同生姜研烂,热酒冲服,取汗愈 。(《圣济总录》)
11、地肤子治雷头风(按:此病是头面肿痛、恶寒发热、太似伤寒) 。用地肤子同生姜研烂,热酒冲服汗出即愈 。
12、地肤子治小便不通:用地肤草榨汁服,或用地肤草一把,加水煎服 。
13、地肤子治治跳跃举重,卒得阴颓:白术五分,地肤子十分,桂心三分 。上三物,捣末 。服一刀圭,日三 。(《肘后方》)
14、地肤子治妊娠患淋:用地肤子十二两,加水四升,煎至二升半,分次服下 。
15、地肤子治眼睛受伤陷下,弩肉突出:用地肤叶(洗去土)二两,捣烂榨汁,每取少许点眼 。冬季无鲜叶,取干叶煮成浓汁亦可 。
16、地肤子治血痢不止:用地肤子五两,地榆、黄芩各一两,共研为末 。每服一匙,温水调下 。
17、地肤子治胁痛,积年久痛,有时发动:六、七月取地肤子,阴干,末 。服方寸匕,日五、六服 。(《补缺肘后方》)
18、地肤子治阳虚气弱,小便不利:野台参四钱,威灵仙钱半,寸麦冬六钱(带心),地肤子一钱 。煎服 。(《医学衷中参西录》宣阳汤)
19、地肤子治肝虚目昏:地肤子一斤(阴干,捣罗为末),生地黄五斤(净汤捣,绞取汁) 。上药相拌,日中曝干,捣细罗为散 。每服,空心以温酒调下二钱,夜临卧,以温水调再服之 。(《圣惠方》地肤子散)
20、地肤子治肢体疣目:地肤子,白矾等分 。煎汤频洗 。(《寿域神方》)
21、地肤子治雀目:地肤子五两,决明子一升 。上二味捣筛,米饮和丸 。每食后,以饮服二十丸至三十丸 。(《广济方》地肤子丸)
22、地肤子治疝气:地肤子炒香,研末,每服一钱,酒下 。(《简便单方》)
23、地肤子治妊娠患淋,小便数,去少,忽热痛酸索,手足疼烦:地肤子十二两,初以水四升,煎取二升半,分温三服 。(《子母秘录》)
地肤子为藜科植物地肤的干燥成熟果实地肤子有利小便,清湿热的功效,地肤子主治小便不利,淋病,带下,疝气,风疹,疮毒,疥癣,**湿痒 。
地肤子

文章插图
地肤子的营养价值 地肤子是一位中草药材,现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中药的成分越来越多,五花八门出现在了各大市面上,各种各样的中药令人眼花缭乱,而且利用价值也是非常的丰富,无论是清肠利便,还是治疗小便,疝气,风疹都有着充分发挥特有的功效,来了解一下中药地肤子功效有哪些 。
地肤子呈扁球状五角星形,直径1~3mm 。外被宿存花被,表面灰绿色或浅棕色,周围具膜质小翅5枚,北面中心有微突起的点状果梗痕及放射状脉纹5~10条;剥离花被,可见膜质果皮,半透明 。种子扁卵形,长约1mm,黑色 。气微,味微苦 。
地肤子的药用价值地肤子利小便,清湿热 。治小便不利,淋病,带下,疝气,风疹,疮毒,疥癣,**湿痒 。 
1、地肤子治阳虚气弱,小便不利:野台参四钱,威灵仙钱半,寸麦冬六钱(带心),地肤子一钱 。煎服 。(《医学衷中参西录》宣阳汤) 
2、地肤子治痈:地肤子、莱菔子各一两 。文火煎水,趁热洗患处,每日二次,每次10~15分钟 。(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3、地肤子治阴虚血亏,小便不利:怀熟地一两,生龟板五钱(捣碎),生杭芍五钱,地肤子一钱 。煎服 。(《医学衷中参西录》济阴汤) 
4、地肤子治肢体疣目:地肤子,白矾等分 。煎汤频洗 。(《寿域神方》) 
5、地肤子治妊娠患淋,小便数,去少,忽热痛酸索,手足疼烦:地肤子十二两,初以水四升,煎取二升半,分温三服 。(《子母秘录》) 
6、地肤子治雷头风肿:地肤子,同生姜研烂,热酒冲服,取汗愈 。(《圣济总录》) 
7、地肤子治久血痢,日夜不止:地肤子一两,地榆三分(锉),黄芩三分 。上药拇细罗为散 。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二钱 。(《圣惠方》) 
8、地肤子治吹乳:地肤子为末 。每服三钱,热酒冲服,出汗愈 。(《经验广集》地肤酒) 
9、地肤子治目痛及眯忽中伤,因有热瞑者:取地肤子白汁注目中 。(《僧深集方》) 
10、地肤子治痔疾:地肤子不拘多少,新瓦上焙干,捣罗为散 。每服三钱匕,用陈粟米饮调下,日三 。(《圣济总录》地肤子散) 
11、地肤子治雀目:地肤子五两,决明子一升 。上二味捣筛,米饮和丸 。每食后,以饮服二十丸至三十丸 。(《广济方》地肤子丸) 
12、地肤子治疝气:地肤子炒香,研末,每服一钱,酒下 。(《简便单方》) 
13、地肤子治肝虚目昏:地肤子一斤(阴干,捣罗为末),生地黄五斤(净汤捣,绞取汁) 。上药相拌,日中曝干,捣细罗为散 。每服,空心以温酒调下二钱,夜临卧,以温水调再服之 。(《圣惠方》地肤子散) 
14、地肤子治跳跃举重,卒得阴颓:白术五分,地肤子十分,桂心三分 。上三物,捣末 。服一刀圭,日三 。(《肘后方》) 
15、地肤子治胁痛,积年久痛,有时发动:六、七月取地肤子,阴干,末 。服方寸匕,日五、六服 。(《补缺肘后方》) 
相关配伍
1、用于治膀胱湿热,小便不利:与木通、瞿麦、冬葵子等同用,如地肤子汤 。(《济生方》)
2、用于雷头风肿,不省人事:落帚子同生姜研烂,热冲酒服,取汗即愈 。(《圣济总录》)
3、用于血痢不止:地肤子五两,地榆、黄芩各一两,为末 。每服方寸匕,温水调下 。(《圣惠方》)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膀胱疝瘕 。疝危急者,炒研酒服;狐疝阴卵疾,同白术、桂心末服 。[1] 
2、《本经》:膀胱热,利小便,补中益精气 。久服耳目聪明,轻身耐老 。
3、《别录》:去皮肤中热气,使人润泽,散恶疮疝瘕,强阴 。
4、《日华》:治阴卵 疾,去热风,可作汤沐浴 。与阳起石同服,主丈夫阴痿不起,补气益力(甄权) 。治客热丹肿 。
地肤子的副作用和使用禁忌副作用
地肤子可以外用还可以口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草药 。地肤子外用主要是治疗一些皮肤病,其中主要包括皮疹、湿疹等过敏性皮肤病,地肤子的副作用基本没有,所以一般人可以正常使用,但是一定要注意地肤子的用量,用量不合适可能会导致皮肤受损等症状的出现 。在口服地肤子的时候一般都是其他中草药结合在一块儿煎制,所以要注意中草药之间的配合 。
禁忌
内无湿热,小便过多者忌服 。
地肤子

文章插图
地肤子的食用方法1、地肤子汤
材料:地肤子9克、知母、黄芩、猪苓、瞿麦、枳实、升麻、通草、葵子、海藻各3克 。
做法:上药哎咀 。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分温三服 。
功效:治下焦热结,致患淋证,小便赤涩不利,尿频量少,茎中刺痛,或有血尿 。
2、地肤子丸
材料:地肤子半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柏子仁3分,蕤仁半两(去皮),决明子3分,甜瓜子半两,青葙子半两,白蒺藜3分(微炒,去刺),茺蔚子半两,蓝子3分,菟丝子1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黄连3分(去须),细辛3分,桂心3分,萤火虫3分 。
做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
功效:主治虚劳眼痛,泪多不明 。
3、地肤子烧肉
材料:地肤子250克,猪肉100克,料酒、精盐、味精、酱油、葱花、姜末各适量 。做法:将地肤子去杂洗净,入沸水锅焯一下,捞出用清水多次洗净,挤干水切段,猪肉洗净切丝 。锅烧热放入肉丝煸炒至水十,烹入酱油煸炒,加入葱、姜煸炒至熟,加入料酒、精盐,地肤子炒至入味,点入味精,即可出锅 。
功效:清热解毒、补阴益气,适用于赤白痢、日赤、雀盲、阴虚干咳、体虚、乏力等病症,健康人食用能树人体正气,健康少病 。
【地肤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