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年龄的雅称介绍 古代及笄和弱冠是指多少岁

古人对年龄的雅称,那好家伙,简直细致的不得了,很美各年龄段都有不一样的雅称,男孩儿女孩儿性别不一样,说法也不尽相同,这也算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浪漫吧!
?童年
7、8岁:髫龀(tiáo chèn),本来这个词就是指7、8岁的幼年,但男孩儿女孩儿又稍有不同,小孩儿换牙叫作“龀”,通常女孩儿7岁、男孩儿8岁开始换牙,所以具体来说,髫龀这个词指女孩儿7岁、男孩儿8岁 。也叫始龀或童龀 。
13-15岁:女孩子13岁左右叫豆蔻年华,杜牧诗云“<span data-bjh-target="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男孩子13-15岁则舞勺之年,开始学文舞了,也叫志学之年,就说你该立志学习了 。

古人对年龄的雅称介绍 古代及笄和弱冠是指多少岁

文章插图
成年
15-20岁:古代男子15岁束发之年,表示你已经是个大孩子了,但还未成年;女子15岁则已经成年,标志是及笄,称作及笄之年 。男孩子20岁才成年,行加冠礼,加冠之年,也叫及冠或弱冠;女孩子20岁则叫桃李年华 。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30岁:这个就比较熟悉了,男人30叫而立之年;而古代女人30岁,虽然没有一个具体的说法,但普遍30-40岁的女性被称作半老徐娘,人到中年而风韵犹存的意思 。我说的古代,是古代,万恶的封建社会 。
40岁:不惑之年,你都到这把年纪了,做事儿就不能再糊里糊涂,风里雨里都走过了,起码的明辨是非的能力还是要有一点的,不是说男人四十一枝花嘛,你已经不是花骨朵儿了,不能瞎比绽放 。
古人对年龄的雅称介绍 古代及笄和弱冠是指多少岁

文章插图
知天命
50岁:《论语》说“五十而知天命”,有人理解成到了这个年纪,一切都注定了,就听天由命吧,用现在话来说就是躺平摆烂,照这样说好家伙,现代人20岁就知天命了 。其实不是,知天命是说,虽然你知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但依旧全力以赴去做,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
?花甲和古稀
60岁:花甲之年,古代以天干地支纪年,每60年一个循环,每一个循环为一甲子,天干地支又要对应什么十二生肖啦,又要对应生命星宿啦,总之错综复杂,所以就叫“花甲”了 。60岁也称耳顺之年,老子修为已经到了一定的境界,你说什么好听的不好听的,无所谓,我开心就好 。
70岁:古稀之年,自古以来就十分稀少,古人年平均寿命短,活到70岁简直是上辈子积德了,说法出自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
耄耋和期颐
80岁:耄耋之年,耄和耋两个字,都是指80、90岁的年纪,泛指高寿的老人 。
100岁:期颐之年,期是要的意思,颐是保养、供养的意思,有成语不是说颐养天年嘛,感性点说,人(父母)到100岁,生活难以自理,作为子女依然要供养父母 。《礼记》说“百年曰期,颐”,就说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为期颐之年 。
【古人对年龄的雅称介绍 古代及笄和弱冠是指多少岁】?小结
好了,这些就是常见的一些古人对年龄的雅称,有些是出自经典,如“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就出自儒家经典《论语》;有些出于风俗如女子十五及笄、男子二十加冠;有些出自诗文,如豆蔻年华、古稀之年 。
我所举例的这是很小一部分,开头就说了,古人对几乎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雅称,甚至一个年纪有多个雅称,男女性别不同也有不一样的雅称,这些雅称都非常有趣,从中也能体现出中国古人的浪漫,和对人生的美好期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