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肝护肝的中成药有哪些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养生,养生最重要的就是保护我们的肝脏,因为肝脏是我们人体重要的排毒器官,如果肝脏受损,直接影响到我们的代谢与解毒功能,保肝护肝很重要,有一些中成药可以保肝护肝,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养肝护肝的中成药 。
【养肝护肝的中成药】
一、逍遥丸
1、主要成分:柴胡、当归、白芍、白术(炒)、茯苓、炙甘草、薄荷 。
2、功效作用:疏肝健脾,养血调经 。用于肝郁脾虚所致的郁闷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 。
3、用法用量: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 。
二、丹栀逍遥片
1、主要成分:牡丹皮、栀子(炒焦)、柴胡(酒制)、白芍(酒炒)、当归、白术(土炒)、茯苓、薄荷、炙甘草 。
2、功效作用:舒肝解郁,清热调经 。用于肝郁化火,胸胁胀痛,烦闷急躁,颊赤口干,食欲不振或有潮热,以及妇女月经先期,经行不畅,**与小腹胀痛 。
3、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8片,一日2次 。
三、疏肝解郁胶囊
1、主要成分:贯叶金丝桃、刺五加 。
2、功效作用:舒肝解郁,健脾安神 。适用于轻、中度单相抑郁症属肝郁脾虚证者,症见情绪低落、兴趣下降、迟滞、入睡困难、早醒、多梦、紧张不安、急躁易怒、食少纳呆、胸闷、疲乏无力、多汗、疼痛、舌苔白或腻,脉弦或细 。
3、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2粒,一日2次,早晚各一次 。疗程为6周 。
四、护肝片
1、主要成分:柴胡、茵陈、板蓝根、绿豆、五味子、猪胆粉 。
2、功效作用:疏肝理气,健脾消食 。具有降低转氨酶作用 。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等 。
3、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 。
五、四逆散
1、主要成分:柴胡,枳实,芍药,炙甘草 。
2、功效作用:透解郁热,疏肝理脾 。用于热厥手足不温,脘腹胁痛,泄痢下重。
3、用法用量:开水冲泡或炖服,一次9g,一日2次 。
六、柴胡舒肝丸
1、主要成分:茯苓、枳壳(炒)、豆蔻、白芍(酒炒)、甘草、香附(醋制)、陈皮、桔梗、厚朴(姜炙)等 。
2、功效作用:舒肝理气,消胀止痛 。用于肝气不舒,胸胁痞闷,食滞不清,呕吐酸水 。
3、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

养肝护肝的中成药有哪些

文章插图
七、云芝肝泰颗粒
1、主要成分:云芝粗提物 。
2、功效作用:免疫调节剂,主要用于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 。
【养肝护肝的中成药有哪些】3、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g,一日2~3次 。
八、益肝灵片
1、主要成分:水飞蓟素 。
2、功效作用:保肝药,具有改善肝功能,保护肝细胞膜的作用,用于急、慢性肝炎 。
3、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片,一日3次 。
九、清肝利胆口服液
1、主要成分:茵陈、金银花、栀子、厚朴、防已 。
2、功效作用:纳呆、胁痛、疲倦乏力、尿黄,苔腻、脉弦、肝郁气滞、肝胆湿热未清等症 。临床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和胆囊炎 。
3、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20—30ml,一日2次,10日为一疗程 。
十、消炎利胆片
1、主要成分:穿心莲、溪黄草、苦木 。
2、功效作用:清热、祛湿,利胆 。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胁痛、口苦;急性胆囊炎、胆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
3、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6片,一日3次 。
十一、二至丸
1、主要成分:女贞子(蒸)、墨旱莲 。
2、功效作用:补益肝肾,滋阴止血 。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鸣,咽干鼻燥,腰膝酸痛,月经量多 。
3、用法用量:口服,一次9克,一日2次 。
十二、杞菊地黄丸
1、主要成分:枸杞子、菊花、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
2、功效作用:滋肾养肝 。用于肝肾阴亏的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 。
3、用法用量: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 。
十三、五味子糖浆
1、主要成分:五味子,辅料为蔗糖,苯甲酸,杨梅香精 。
2、功效作用: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用于心肾不足所致的失眠、多梦、头晕;神经衰弱症见上述证候者 。
3、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10毫升,一日3次 。
以上就是中药材频道为大家介绍的有关养肝护肝的中成药相关信息,希望对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