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夏季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夏日来临 , 气温升高 , 空气湿度加大 , 是细菌、野菜和野蘑菇生长繁殖的良好时机 , 食品安全风险随之增加 , 因此 , 预防食物中毒成为食品安全的警示话题 。
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
生熟交叉污染;
食品贮存不当 , 导致腐败变质;
从业人员带菌污染食品;
经长时间贮存的食品食用前未彻底加热;
进食未经加热处理的生食品;
食品中含有天然有毒物质 ,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没有完全去除 , 如没有烧熟焖透的扁豆;
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受到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 , 如误将亚硝酸盐当作食盐使用;
作为食品原料的食用农产品在种植、养殖过程或生长环境中 , 受到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 , 如瓜果蔬菜农药残留超标;
食用有毒有害食品 , 如毒蕈(毒蘑菇)、发芽马铃薯(土豆)、河豚等 。
发生食物中毒后的三大纪律
夏季是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 , 但很多食物中毒患者不能及时发现中毒症状 , 往往在送到医院的时候 , 症状已经非常严重 , 对于治疗和恢复会有一定影响 。因此 , 食物中毒后早期发现和处理十分重要 。
纪律一:认清食物中毒的早期症状
食物中毒后的早期症状往往是腹部不适 , 中毒者可能首先会感觉到腹胀 , 一些患者还会有腹痛 , 个别的还会发生急性腹泻 。与腹部不适同时伴发的还有恶心 , 随后会发生呕吐的情况 。
食物中毒既有个人中毒 , 也有群体中毒 。其症状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 , 往往伴有发烧 。吐泻严重的还能发生脱水、酸中毒 , 甚至休克、昏迷等症状 。
纪律二: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及时拨打120
一旦有人出现上吐、下泻、腹痛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 , 首先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 , 同时 , 立即拨打120呼救 。
纪律三:在专业医生到来之前可以采取以下自救措施:
【夏季如何预防食物中毒】催吐:对中毒不久而无明显呕吐者 , 可用手指刺激其舌根部的方法催吐 , 或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并反复自行催吐 , 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
经大量温水催吐后 , 呕吐物已为较澄清液体时 , 可适量饮用牛奶以保护胃黏膜 。如在呕吐物中发现血性液体 , 则提示可能出现了消化道或咽部出血 , 应暂时停止催吐 。
导泻:如果病人吃下中毒食物的时间较长(超过两小时) , 而且精神较好 , 可采用服用泻药的方式 , 促使有毒食物排出体外 。用大黄、番泻叶煎服或用开水冲服 , 都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
保留食物样本:由于确定中毒物质对治疗来说至关重要 , 因此 , 在发生食物中毒后 , 要保留导致中毒的食物样本 , 以提供给医院进行检测 。
如果身边没有食物样本 , 也可保留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 , 以方便医生确诊和救治 。
特别提示:这种紧急处理只是为治疗急性食物中毒争取时间 , 在紧急处理后 , 患者应该马上进入医院进行治疗 。
预防食物中毒的八项注意
一些摊贩受利益驱使 , 经常在居民区附近、学校周边、人流密集的街道两旁等处 , 针对人们的喜好 , 经营一些没有安全保障的食品 。
这些街边食品 , 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隐患 , 容易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
究其原因 , 主要是这些街边食品的食品原料来源没有卫生安全保证;食品加工储存条件和环境没有卫生安全保证;食品加工经营人员没有健康证明;食品加工经营人员卫生习惯没有保证;食品加工经营人员食品安全操作意识和知识缺乏 。
第一 , 采购食品时 , 要到有一定规模、信誉好、食品质量把关较严的商场或超市选购 , 不要在马路摊贩或无证摊点处购买食品 , 确保食品原料的卫生安全 。
第二 , 在选购食品时 , 要看清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 不购买无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的 三无 食品及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
第三 , 外出旅游时 , 不要在无证摊贩处或流动摊点购买食品;不要随便采食不认识的野果、蘑菇及野菜等 。
第四 , 外出聚餐时 , 应选择食品卫生条件好、信誉度高的A级或B级餐饮单位 , 不要到无证照摊贩处就餐 。
第五 , 不要生食肉类、海(水)产品等食品 , 选购鱼类、肉类等食品时 , 尤其要注意新鲜度 。烹调时 , 鱼类、肉类应充分加热 , 采用油炸和加醋(或红果)烧煮等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鱼类当中的不良产物-组胺 。
第六 , 制作食品时 , 要做到生熟食品分开加工 , 生熟用具分开使用 。
第七 , 不食用感官性状异常的食物;不食用发芽土豆和霉变红薯等变质食品;不食用鲜黄花菜;扁豆要烧熟煮透 。
第八 , 购买食品及外出就餐后 , 要索取并保留好相关票据 , 一旦发现食品卫生问题或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 , 要及时拨打12320进行举报投诉 。
在外就餐注意索要票据
很多人在餐馆就餐没有索要就餐票据的习惯 , 如果发生食物中毒拿不出就餐凭证 , 很难维护个人权益 。时过境迁 , 即使举报投诉 , 执法人员也很难取得直接相关的具有说服力的证据 。因此 , 为了保护个人权益 , 外出就餐 , 要养成索要票据的习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