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相亲郝甜 中国式相亲是什么

这是小武第一次参加集体相亲会 。在缴纳了150元入场费 , 坐在桌前喝了两杯饮料 , 看了十几个男生的资料后 , 宣告失败 。
1986年出生的小武研究生毕业 , 在北京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过去一年 , 待字闺中的她在父母和朋友的介绍下相亲多次 。一个月前 , 小武的大学同学在一场近百人参加的相亲会上遇到了现在已经谈婚论嫁的男朋友 。在这位大学同学的鼓励下 , 小武也报名参加了同一家婚恋中介组织的相亲会 , 却没能遇到自己满意的对象 。
“每个男生10分钟 , 主要是看填写的个人资料和第一眼印象 , 能碰到自己喜欢又喜欢自己的人几率真的挺小 。”小武对这样流水席一样的相亲会并没有抱太大期望 , 回到家 , 她搜索了几家比较知名的婚恋网站 , 逐一注册 。
小武很快接到了其中一家婚恋网站一位客服经理打来的电话 , 除了对小武的注册信息进行核实以外 , 还推荐她成为该网站的VIP会员 , 这样就可以享受有针对性的一对一服务 , 费用根据服务范围从几百元到上万元分为不同档次 , 如果选择成为白金VIP客户 , 客户经理不仅推荐更加优质的相亲对象 , 还服务到成功结婚为止 。
这位姓林的客户经理还介绍说 , 这家婚恋网站已经有500多万的注册用户 , VIP客户有7万多 , 与小武同城市的注册单身男性有将近8万 , 她经手的VIP客户每个礼拜都有人配对成功 。
小武对此不置可否 。“虽然身边有朋友通过类似的婚恋网站相亲成功 , 但也听到过不少上当受骗的例子 。”小武说 , “我有一位海归同事 , 与婚恋网站上认识的相亲对象约会了两个月 , 对方说自己是某信托公司负责人 , 频频向她推荐理财产品 , 结果有一天突然人间蒸发了 。”
的确 , 婚恋网站上的信息真实性大多难辨真伪 。近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有关部门根据群众举报线索调查取证后 , 依法关闭了35家严重违规失信婚恋网站(含网站婚恋频道) 。据了解 , 此次被关闭的严重违规失信婚恋网站存在未依法履行登记备案手续、备案信息虚假、传播色情低俗信息等问题 。
“其实我觉得一个人挺轻松愉快的 , 找男朋友要看缘分 , 急不来 。”小武说 , 虽然自己对相亲持积极态度 , 但“主要还是爸妈对自己的终身大事比较着急” 。
【中国式相亲郝甜 中国式相亲是什么】“最急的往往不是单身者 , 而是单身者的父母 。”位于北京广安门外的一家婚介所负责人介绍说 , 每天婚介所接到的电话中 , 大多数都来自单身者的家长 。“这两年来登记的单身者增速很快 , 目前在册的单身男女比例在1:5左右 , 其中30-40岁的女性居多 。”
除了依靠各种婚恋网站、婚介所 , 心急的家长们还想出各种办法替子女相亲 , 比如在微博或者微信朋友圈发子女的照片和信息征婚 , 比如在北京的许多公园都能看到的相亲角 , 大多是家长带着子女的资料 , 相互传看、咨询 , 觉得满意就留下电话 , 督促子女见面 。
在天安门西侧的中山公园里 , 每周四和周日的下午都能看到上百位家长带着子女的资料来“相亲” 。他们会替子女筛选身高、年龄、工作、籍贯甚至样貌 。一些相亲角还设有海外角 , 都是父母为海外留学或工作的子女寻找合适的交往对象 。
不过这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成功率并不高 , 在中山公园替儿子“相亲”了一年多的许大爷说 , 虽然儿子同意自己替他找女朋友 , 但必须还是要儿子自己满意 , “来这里相亲 , 要做好3年以上才能找到对象的准备” 。
越来越多的相亲征婚方式随着单身男女的增加应运而生——电视或网络视频的真人秀节目 , 一些手机APP应用 , 上门服务的婚恋经纪人 , 甚至是专门的联谊技能培训班 。
“交友的方式越来越多 , 可却感到男朋友越来越难找 。”小武感慨 , 工作、生活的压力 , 独在异乡的孤独寂寞 , 亲戚朋友的关心催促 , 让小武在这个夏天里越来越焦虑 。“我渴望自由恋爱 。”(李呐 、杨轶报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