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治疗黄疸的中成药

黄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肝胆疾病,症状常见于面目发黄,身体发黄,小便发黄等,关于黄疸的治疗很多人采用中医的方式治疗,关于黄疸的治疗有没有效果很好的中成药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七种治疗黄疸的中成药 。
一、当飞利肝宁片
1、主要成分:水飞蓟、当药 。
2、功效作用:清利湿热,益肝退黄 。用于湿热郁蒸而致的黄疸,急性黄疸型肝炎,传染性肝炎,慢性肝炎而见湿热症侯者 。
3、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片,一日3次或遵医嘱,小儿酌减 。
【7种治疗黄疸的中成药】二、复方肝炎颗粒
1、主要成分:柴胡、田基黄、茵陈、蒲公英、甘草、金钱草 。
2、功效作用:清肝利湿 。用于急性黄疸型、无黄疸型、迁延型肝炎及胆囊炎等 。
3、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4g,一日2次 。
三、鸡骨草肝炎冲剂
1、主要成分:鸡骨草、茵陈、地耳草、桃金娘根、鸭脚艾、鹰不泊 。
2、功效作用:舒肝,清热,利湿,祛黄 。用于黄疸和无黄疸型急性传染性肝炎 。
3、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袋(15g),一日2次 。

7种治疗黄疸的中成药

文章插图
四、苦黄颗粒
1、主要成分:茵陈、柴胡、大青叶、大黄、苦参 。
2、功效作用:清热利湿,疏肝退黄 。用于因湿热内蕴引起的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退黄 。
3、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袋,一日3次
五、急肝退黄胶囊
1、主要成分:茵陈、黄柏、板蓝根、白茅根、苍术、郁金、秦艽、蒲公英、车前草、黄芩、麦芽、大黄、栀子 。
2、功效作用:清肝利胆,退黄除湿 。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身目俱黄,发热或无热,食欲不振,胸脘痞满,小便短少而黄,舌苔黄腻 。
3、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
六、苦黄注射液
1、主要成分:苦参、大黄、大青叶、茵陈 。
2、功效作用:清热利湿,疏肝退黄 。用于湿热内蕴,胆汁外溢,黄疸胁痛,乏力,纳差等症;黄疸型病毒性肝炎见上述征候者 。
3、用法用量:静脉滴注,用500ml 5%或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使用,一次10~60ml,一日一次,15天为一疗程;重症及郁胆型肝炎患者每次用量可增加至60ml,或遵医嘱 。
七、和肝利胆冲剂
1、主要成分:金钱草、茵陈、板蓝根、枳壳(炒)、柴胡(制)、黄芩、栀子、五味子 。
2、功效作用:清热利湿,舒肝理气 。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急慢性胆囊炎 。
3、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25克,一日3次 。
以上就是中药材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治疗黄疸的中成药相关信息,希望对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