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十大名曲赏析 著名笛子曲有哪些呢


笛子十大名曲赏析 著名笛子曲有哪些呢

文章插图
笛子十大名曲排行榜
NO.1.《牧民新歌》:流传最广的笛子名曲
笛子领域要论那首乐曲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 如果说《牧民新歌》是第二 , 那么没有任何一首笛子独奏曲是第一 。创作于70年代的笛子名曲《牧民新歌》是以内蒙民歌音调为素材 , 由简广易、王志伟创作 。
乐曲的引子是全曲最引人入胜的地方 , 也是难点所在 , 其妙处需要用心方可体会!引子描绘了宽广辽阔的大草原 , 蓝天白云下 , 牛羊成群……短暂的离调 , 使动人的引子又增添了迷人的动力 。第一段抒情的慢板 , 内蒙民歌风味的曲调 , 倾吐了牧民对党、对新生活的热爱 。第二段在羽调旋律上 , 再配上活跃的节奏型 , 描绘出牧民骑着骏马奔驰的欢乐情景 。接着进入第三段 , 节奏放宽 , 旋律舒展 , 表达牧民们对社会主义的衷情歌颂 。第四、五段音乐情绪更加高潮 , 运用了花舌、吐音、飞指等技巧 , 形象的模拟骏马的嘶鸣声 。最后 , 在强烈的节奏音型衬脱下 , 旋律更加急骤 , 进一步的渲染了一望无边的草原上人欢马叫的热烈气氛 , 在高潮中结束了全曲 。
NO.2.扬鞭催马运粮:男女老少都会吟唱的“神曲”
《扬鞭催马运粮忙》是魏显忠创作于1969年10月的一首笛子独奏曲 。该曲根据东北民间音乐风格创作 , 是新派笛子的代表乐曲之一 。
乐曲热情明快 , 以生动朴实的音乐语言 , 描写丰收以后的农民驾着满载粮食的大车 , 喜气洋洋地向国家交售公粮的情景 , 乐曲形象展现了马蹄击节 , 车轮吟唱 , 快乐的农夫扬鞭催马 , 把丰收的喜悦铺撒在运粮的小道上 。
NO.3.《喜相逢》:里程碑式的笛子独奏曲
1953年 , 笛子大师冯子存先生在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观摩汇演大会上首次演奏了《喜相逢》 , 演出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听众的热烈欢迎 , 取得了巨大成功 。由于这次演出是竹笛独奏作品首次在全国性的艺术大舞台上演奏 , 因而被认为是竹笛艺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里程碑 。从此 , 竹笛被确立为一件独奏乐器 , 随之在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了一大批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竹笛独奏曲 。另外 , 《喜相逢》也是北派笛子风格的代表乐曲 。
《喜相逢》原为内蒙古一首民间乐曲 , 后被山西梆子、二人台等吸收为戏曲情节中的过场音乐曲牌 , 用来伴奏戏中角色入洞房、拂试灰尘等动作 , 改编后 , 表现一对情人惜别和重逢时的心情 。
乐曲分为四段 , [一]以散板的形式开始 , 加之缓慢的速度和滑音等技巧的运用 , 表现亲人依依惜别时难舍难分的心情 。[二]表现久别重逢的喜悦 。[三]表现返回家乡时欢欣雀跃的情绪 。[四]气氛更为热烈 , 描绘出全家团聚时的欢乐情景 。
NO.4.《姑苏行》:声声如画的“天籁之音”
《姑苏行》是笛子演奏家、作曲家江先谓于1962年创作的一首笛子名曲 , 是一首由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受的竹笛经典名曲 。曲名为游览苏州(古称姑苏)之意 , 全曲表现了古城苏州的秀丽风光和人们游览时的愉悦心情 。乐曲旋律优美亲切 , 风格典雅舒泰 , 节奏轻松明快 , 结构简练完整 , 是南派曲笛的代表性乐曲之一 。
乐曲采用昆曲音调改编而成 , 典雅秀丽 , 具有浓郁的江南风味 。乐曲宁静的引子是一幅晨雾依稀、楼台亭阁、小桥流水诱人画面 , 抒情的行板 , 使游人尽情的观赏精巧秀丽的姑苏园林 。中段是热情的小快板 , 游人嬉戏 , 情溢于外 。接着再现主题 , 在压缩的音调中 , 更感旋律婉转动听 , 使人久久沉浸在美景中 , 流连忘返 , 令人寻味 。此曲韵味深长 , 发挥了曲笛音色柔美 , 宽厚而圆润的特征 , 再结合南方笛子演奏常使用叠音、打音、颤音等技巧 , 使乐曲表现更加动人完美 。
NO.5.《鹧鸪飞》:南派笛子风格的代表名曲
《鹧鸪飞》原是湖南民间乐曲 , 也用于箫独奏或丝竹乐合奏 , 后经笛子演奏家陆春龄改编并演奏而流传于海内外 , 同时也成为了南派笛子风格的代表名曲 。乐曲通过对鹧鸪飞翔的形象描绘 , 表现了人们向往自由、追求光明的崇高愿望 , 并且注入了江南丝竹的风格 , 使乐曲更加清丽动人 。乐曲分慢板、中板两个部分 。慢板部分是原民间乐曲的放慢加花 , 演奏家充分发挥曲笛浑厚抒情的特长 , 通过气息的控制、变化 , 运用音色、音量得收放变化以及滑音 。轻音、打音、叠音等手法 , 使音乐悠扬委婉、明澈、圆润 。中板部分是前奏的变奏 , 音乐活拨流丽 , 表现鹧鸪展翅高飞的情景 。
NO.6.《春到湘江》:雅俗共赏的民乐美曲
《春到湘江》湖南特色浓郁 。乐曲表现湘江两岸秀美的春光和人们欢欣鼓舞、建设家园的豪情壮志 。因子 , 广阔而富于激情 , 展现出湘江碧波滚滚、烟雾缭绕的壮美景色 。如歌的行板那轻盈的旋律 , 时而吟唱般低回 , 时而激扬高歌 , 甚为柔美动人;中段由羽调式转同宫徵调式 , 意境清新 。欢腾的快板 , 甚富湖南花鼓戏韵味 , 热烈中隐有鼓点声声 , 又有深情交融 , 洒脱豪放 , 诙谐乐观的神态跃然笛声里 。几翻递升的旋律 , 如翻似滚把情绪层层推向高潮 。演奏宜使柔润与激情交互辉映 , 以把深切的情谊富有神韵的呈现出来 。吐音清秀通畅 , 干净利索 , 并注意安排好吸气点 。各音区要变换自如 , 高音要富于共鸣感 。
NO.7.《牧笛》:开启笛坛新风格
《牧笛》作于1958年 。是刘森根据刘炽为双人舞《牧笛》写的舞蹈音乐改编的 。表现了五十年代农村年轻人的美好生活 , 可称之为《新小放牛》 。乐曲清新、明快的引子将人们带到新的农村生活 。第一小段小快板表现了男女青年在放牧嬉戏时的快乐心情 。第二段慢般优美、动人 , 抒发的年轻人对生活的热爱 , 对大自然的热爱 , 对恋人的热爱 。第三段稍快的小快板是第一段小快板旋律的再现和发展 。
《牧笛》属于北派吐、垛、花、滑的演奏风格 , 但又与和常见的北派民间演奏风格不同 。从技巧上说 , 乐曲的演奏能随情所至 , 充分的、恰当的运用了气息控制 , 深刻的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感情 。
NO.8.《帕米尔的春天》:新疆风格的代表“神曲”
《帕米尔的春天》由李大同先生 , 以塔吉克族民歌为素材 , 吸取同名歌曲主题而创作 。乐曲描绘了帕米尔高原壮丽多姿的风光 , 表达了塔吉克族人民纯朴豪放的性格 , 以及生活在社会主义祖国怀抱中的幸福和喜悦心情 。《帕米尔高原》因独具匠心地采用7/8节拍的而与众不同 , 笛子乐曲数以千计但7/8节拍的却少之又少 , 这正是这首曲子的亮点和难点所在 , 并且还运用了大量的#5、#1等半音 。
【笛子十大名曲赏析 著名笛子曲有哪些呢】《帕米尔的春天》不同于中国常见的五声调式或七声调式 , 而采用西洋平均十二律音乐手段 , 别具一格 , 颇具艺术价值 。
乐曲分四个乐段 , 第一段快板 。笛子模仿塔吉克族三孔鹰笛的音色 , 吹出明亮欢快的塔吉克舞曲主题 。音乐主要在和声小调内进行 , 后半段转入以增二度音程接小二度(音符)为特征的调式 , 更富于帕米尔的色彩 。第二段 , 跳跃的快板 。在乐队奏出欢快跳荡的过门之后 , 笛子奏出快速的技巧性旋律 , 极富生气 。旋律进行中间用(音符)等音 , 加之不时奏出强拍颤音 , 所以很有特点 。第三段 , 舒展的小快板 。竹笛流畅优美的旋律 , 犹如塔吉克牧人在蓝天白云、冰山雪岭下歌唱春天的到来 。第四段扩展的中板 。二部曲式 , 前部为第一段的主题音乐转入bB调中再现 , 后部用快吐音技法吹奏欢快而有弹性的旋律 , 造成全曲高潮而结束 。
NO.9.秋湖月夜:诗中的画 , 画中的诗
《秋湖月夜》由俞逊发与彭正元创作于1981年 , 在1983年全国第三届音乐作品(民族器乐)评奖中获一等奖 , 1992年荣获"世界华人经典作品" 。乐曲取材于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的名篇《念奴娇·过洞庭》:"洞庭青草 , 近中秋 , 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倾 , 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 , 明河共影 , 表里俱澄澈 。然心会 , 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 , 孤光自照 , 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瑟襟袖冷 。稳泛沧浪空阔 。尽挹西江 , 细斟北斗 。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 , 不知今夕何夕" 。
《秋湖月夜》由G调大低音笛子演奏 , 音色低回婉转 , 甜润浑厚 , 使乐曲古朴典雅 , 充满诗情画意 , 倾诉了人们面对湖光山色的万千思绪和遐想 , 表现出我国传统艺术作品中常见的那种恬静淡远的意境美 。
NO.10.《三五七》:连绵不断的“艺术洪流”
《三五七》是赵松庭1957年根据浙江婺剧乱弹唱腔改编而成的同名笛子独奏曲 , 曲名出自曲牌《忆江南》的词格 , 即白居易的《忆江南》 。因为《忆江南》的前几句词格是三、五、七个字 , 所以曲名叫作《三五七》 。
《三五七》创造性地运用唢呐的特殊循环换气法技巧 , 使乐曲首尾两段散板乐音绵延 , 长不可及 , 尽情倾吐蕴藏在内心的情感 , 产生了强烈的效果 。使乐曲极具张力和戏剧性 , 成为竹笛独奏的经典曲目 。在乐队伴奏手法上 , 发扬戏曲音乐是支声性衬托的特点 , 使伴奏声部和笛子独奏旋律构成富有民族特点的复调结合 。这种你简我繁、此起彼伏的交相奏鸣 , 又使乐曲流畅华丽的旋律表现出一种热烈欢快的情绪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