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关注热点 内径千分尺的读数方法

什么是内径千分尺,提到尺,我们都知道是测量工具,当然,内径千分尺也不例外,只不过内径千分尺是比较精密的量具,专用于测量内径尺寸 。事实上,千分尺的形式非常多,内径千分尺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千分尺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千分尺的使用方法 。

2016关注热点 内径千分尺的读数方法

文章插图
正确测量方法
1.内径千分尺在测量及其使用时,必需用尺寸最大的接杆与其测微头连接,依次顺接到测量触头,以减少连接后的轴线弯曲 。
2.测量时应看测微头固定和松开时的变化量 。
【2016关注热点 内径千分尺的读数方法】3.在日常生产中,用内径尺测量孔时,将其测量触头测量面支撑在被测表面上,调整微分筒,使微分筒一侧的测量面在孔的径向截面内摆动,找出最小尺寸 。然后拧紧固定螺钉取出并读数,也有不拧紧螺钉直接读数的 。这样就存在着姿态测量问题 。姿态测量:即测量时与使用时的一致性 。例如:测量 75~600/0.01mm的内径尺时,接长杆与测微头连接后尺寸大于 125 mm 时 。其拧紧与不拧紧固定螺钉时读数值相差 0.008 mm 既为姿态测量误差 。
4.内径千分尺测量时支承位置要正确 。接长后的大尺寸内径尺重力变形,涉及到直线度、平行度、垂直度等形位误差 。其刚度的大小,具体可反映在“自然挠度”上 。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由工件截面形状所决定的刚度对支承后的重力变形影响很大 。如不同截面形状的内径尺其长度 L 虽相同,当支承在(2/9)L 处时,都能使内径尺的实测值误差符合要求 。但支承点稍有不同,其直线度变化值就较大 。所以在国家标准中将支承位置移到最大支承距离位置时的直线度变化值称为“自然挠度” 。为保证刚性,在我国国家标准中规定了内径尺的支承点要在(2/9)L 处和在离端面 200 mm 处,即测量时变化量最小 。并将内径尺每转90度检测一次,其示值误差均不应超过要求 。
误差分析
内径尺直接测量误差包括受力变形误差、温度误差和一般测量所具有的示值误差,读数瞄准误差、接触误差和测长机的对零误差 。影响内径尺测量误差,主要因素为受力变形误差、温度误差
2016关注热点 内径千分尺的读数方法

文章插图
内径千分尺的保养方法
为了延长千分尺的寿命,应该对内径千分尺进行保养,主要方法是在测量面涂上一层防锈油,放在专用盒子里,保持盒内的干燥,这样就可以保证内径千分尺测量的精准度 。
以上关于内径千分尺的相关知识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请大家继续关注齐家资讯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