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封禅是什么意思 泰山封禅的含义


泰山封禅是什么意思 泰山封禅的含义

文章插图
1、泰山封禅,源于古代帝王封禅祭祀 。封禅是古已有之的礼仪 。按照《史记·封禅书》张守节《正义》解释:“ 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 。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 。
2、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也就是统一六国后的第三年,始皇东巡郡县,
3、召集齐、鲁的儒生博士七十余人到“天下第一山”——泰山下,商议封禅的典礼,以表明自己当上皇帝是受命于天的 。儒生们的议论各不相同,难于施行 。于是他绌退所有的儒生,借用原来秦国祭祀雍上帝的礼封泰山、禅梁父,刻石颂秦德 。
【泰山封禅是什么意思 泰山封禅的含义】4、颂辞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 。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 。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 。从臣思迹,本原事业,只颂功德 。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云云,都是称颂自己的功德,共一百四十七字 。刻石是四面环刻,颂辞刻了三面 。秦二世胡亥嗣位,于元年(前209年)也东巡,又在空余的一面刻上他的诏书和从臣姓名 。刻辞为秦朝统一文字后的小篆,相传是李斯所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