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糕的由来


据说年糕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吴国都城(现江苏省苏州市)传递到四面八方 。宁波一带民间有“年糕年糕年年高,今年更比去年好”的民谚 。人们还用年糕印板压成“五福”、“六宝”、“金钱”、“如意”等等形状外观,象征“吉祥如意”、“大吉大利”;有的则做成“玉兔”、“白鹅”等小动物,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
【年糕的由来】汉朝对米糕就有“稻饼”、“饵”、“糍”等多种称呼 。汉代扬雄的《方言》一书中就已有“糕”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已流行 。古人对米糕的制作也有一个从米粒糕到粉糕的发展过程 。公元六世纪的食谱 《食次》就载有年糕“白茧糖”的制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饭,及热于杵臼净者,舂之为米咨糍,须令极熟,勿令有米粒……”即将糯米蒸熟以后,趁热舂成米咨,然后切成桃核大小,晾干油炸,滚上糖即可食用 。明清时期,年糕已发展成市面上一种常年供应的小吃,并有南北风味之别 。年糕美味、香甜、醇香,具有浓重的历史气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