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寺的由来

【白马寺的由来】
永平十一年 , 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 。为纪念白马驮经 , 取名“白马寺” 。永平十年(公元67年) , 二位印度高僧应邀和东汉使者一道 , 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 。汉明帝见到佛经、佛像 , 十分高兴 , 对二位高僧极为礼重 , 亲自予以接待 , 并安排在当时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鸿胪寺”暂住 。
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 , 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 。为纪念白马驮经 , 取名“白马寺” 。“寺”字即源于“鸿胪寺”之“寺”字 , 后来“寺”字便成了中国寺院的一种泛称 。摄摩腾和竺法兰在此译出《四十二章经》 , 为现存中国第一部汉译佛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