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诗王昌龄赏析及翻译 闺怨诗王昌龄赏析及翻译大全

《闺怨》翻译:闺中少妇从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 , 一天 , 在明媚的春日 , 她精心打扮之后开心的登上翠楼 。忽见野外杨柳青青春意浓 , 当真是后悔让丈夫从军边塞 , 建功封侯 。赏析: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描写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变化的一首闺怨诗 。题称“闺怨” , 一开头却说“闺中少妇不曾愁” , 似乎故意违反题面 。其实 , 作者这样写 , 正是为了表现这位闺中少妇从“未曾愁”到“悔”的心理变化过程 。
【闺怨诗王昌龄赏析及翻译 闺怨诗王昌龄赏析及翻译大全】

闺怨诗王昌龄赏析及翻译 闺怨诗王昌龄赏析及翻译大全

文章插图
之所以“不曾愁” , 除了这位女主人公正当青春年少 , 还没有经历多少生活波折 , 和家境比较优裕(从下句“凝妆上翠楼”可以看出)之外 , 根本原因还在于那个时代的风气 。在当时“觅封侯”这种时代风尚影响下 , “觅封侯”者和他的“闺中少妇”对这条生活道路是充满了浪漫主义幻想的 。
闺怨诗王昌龄赏析及翻译 闺怨诗王昌龄赏析及翻译大全

文章插图
《闺怨》原文欣赏
闺中少妇不知愁 ,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 悔教夫婿觅封侯 。
注释
闺怨:少妇的幽怨 。闺 , 女子卧室 , 借指女子 。一般指少女或少妇 。古人"闺怨"之作 , 一般是写少女的青春寂寞 , 或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 。以此题材写的诗称“闺怨诗” 。凝妆:盛妆 。
闺怨诗王昌龄赏析及翻译 闺怨诗王昌龄赏析及翻译大全

文章插图
陌头:路边 。觅封侯:为求得封侯而从军 。觅 , 寻求 。"不知愁"一作"不曾愁" , 则诗意大减 。悔教:后悔让 。
创作背景
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描写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变化的一首闺怨诗 。唐代前期国力强盛 , 从军远征 , 立功边塞 , 成为当时人们“觅封侯”的一条重要途径 。“功名只向马上取 , 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 成为当时许多人的生活理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