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上彩和釉下彩的区别


釉上彩是在明代从釉下青花彩绘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在1200℃至1300℃左右的窑火中烧成白瓷坯或生坯上,用色料绘饰各种纹饰后,最后在700℃至900℃左右的低温窑炉中二次烧造,低温固化彩料而成 。由于是画在釉面上的,所以彩料应用广泛,釉色鲜艳、品种丰富且艺术性较强,因而易磨损,易受酸碱等腐蚀 。
【釉上彩和釉下彩的区别】釉下彩是指先在生坯或经过烘烤后的素坯上用色料从事彩画装饰,再在其上施釉 。釉是在最表层的,然后进入高温窑焙烤而成的 。釉彩和彩绘的纹样是一次烧成,色料充分渗透在坯釉中,烧成后的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显得晶莹透亮 。最早雏形可以追溯到宋代,一直延续至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