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由来 对联的由来简介30字

关于对联的由来,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但是,对联的源头,基本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一般认为,对联的前身是“桃符” 。据《淮南子》说,所谓桃符,又称“桃梗”,是悬挂在正门左右门扇上用来驱鬼镇邪的桃木板,这也就是民间俗称的“门神” 。据史料记载,早在秦汉以前,我国中原地区民间过春节就有家家户户悬挂桃符的习俗 。

对联的由来 对联的由来简介30字

文章插图
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 。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 。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 。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 。(《论衡·订鬼》引《山海经》)
这段文字的大意是说,在茫茫大海之中,有一座山名为度朔山,山上有一棵大桃树,这棵桃树铺天盖地,树枝盘旋曲伸有3000里 。在桃树树枝的东北方向,有一个地方桃枝稀疏,形成了一个门,叫做“鬼门”,天下所有的“鬼”都从这里进进出出 。
对联的由来 对联的由来简介30字

文章插图
“鬼门”上有两位神人——一个名叫神荼,一个名叫郁垒,他们负责识别天下的鬼 。凡看到不讲道理专门祸害人的“恶鬼”,他们就把它们用芦苇编成的绳子捆起来喂给老虎吃 。因为这兄弟俩能帮人驱鬼避邪,于是黄帝向全国发布了一道命令,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用桃梗刻制神荼、郁垒像,除夕那天悬挂门前 。
对联的由来 对联的由来简介30字

文章插图
【对联的由来 对联的由来简介30字】同时,在大门上端悬挂芦苇编的绳索,二门上要画一只老虎,用来避免妖魔鬼怪的侵扰 。那时候起,人们就设立大桃人,在门上钉桃木板,画上两位神和老虎的像,在门上面悬挂苇索,用来驱邪伏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