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岁老中医独爱一碗汤 脸色依然红润如少女

面色红润,头发浓密,思维敏捷,说话中气十足,朱南孙教授看着也就是70、80岁 。然而,她已经96岁了,至今仍然在坚持出诊,被人们称为“送子观音” 。“经常有人问我保健的秘诀,还说我一定是服用了什么祖传的汤药 。”朱教授在一次采访时说 。“世上没有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 。不过,养生是一门学问”,朱教授不推崇药补养生,但是却一直保持着每天喝一碗补汤的习惯 。
1. 不吃神奇疗效营养品,却钟情一款补汤 。
“我基本上不服用什么补药,像广告中那些疗效“神奇”的营养品,我从来没有怎么尝试过 。”但朱教授却破例,唯独钟情于一款补汤——西洋参汤,每天都会喝一碗 。常年坚持让朱教授一直长寿无大病 。
西洋参汤
取枸杞子15克,西洋参6克,隔夜煮好(两天的量) 。早上起来温一下就可以吃了 。
西洋参性平,四季都适合,有滋阴补气之效;而枸杞子补血、明目 。
脾虚的人放两三颗红枣,肠胃不好以及咳嗽、感冒没完全好的不建议喝 。
2. 从来不吃煎炸食品,坚持药补不如食补 。
“我自己吃东西比较清淡,油煎的、炸的等容易上火的亢阳食品,我是从来不吃的 。除此之外,没什么忌口,但对自己喜欢的食物,还得保证不吃多 。”
【96岁老中医独爱一碗汤 脸色依然红润如少女】与药补相比,朱教授更倾向于食补 。如气血虚的多吃点当归羊肉汤,脾弱的可以吃点山药 。只要对症,并持之以恒,就不难把肠胃调理好 。民以食为天,吃得好,营养好,才能身体好 。
3. 年过九旬依然黑发,全靠每天手指梳头 。
朱教授虽然96岁高龄了,但头发量非常的多,而且相对于同龄老人,朱教授的白发量并不是很多 。
中医讲“发为血之余”,朱教授说自己每天早上醒来,都会用手按摩梳理头皮,促进头部供血,早上起来精神也比较好 。
干梳头
两手手指半弯曲,用5个手指的指尖由前向后梳挠头皮 。先梳头皮中线附近,依次向左右两侧及耳朵上方头皮移动,大约移动两次便可将整个头皮挠一遍,可做4-6遍 。
4.每天按摩后背,梳通经络 。
朱教授回家就会按摩身体,由女儿帮着按摩后背 。一天两次,下班回来按按,睡觉前或者看电视时候按按 。背部有心俞、肝愈、肾愈三个重要穴位,朱教授说“按摩之后舒服,血脉都活了,经络也打通了 。”
心俞:养心宁神
肝愈:养血疏肝
肾俞:滋养肝肾
5. 睡前泡泡脚,降压助睡眠 。
“我血压正常,体重也始终保持在52-53公斤,每天能保证6个小时的整睡眠 。”关于睡眠和降压问题,朱教授说“倘若白天劳累了,或者有什么心事,为不影响睡眠质量,我就在睡前泡脚,水温比平时高一些,泡上15-20分钟,让血压降下来 。”
6. 人要活动,九旬仍然爬楼梯 。
中医主张“动则生阳”,但也主张“动中取静” 。朱教授热爱运动,年轻时喜欢打篮球、棒球,她认为,运动不仅能使身体保持活力,还能带来融洽的人际关系 。“人无论到什么年纪都要想办法活动,动起来就能产生活力 。”如今虽然不能打篮球了,但年过九旬的朱教授每周去医院问诊的时候,都是走楼梯上去的 。
朱教授不仅热爱运动,更喜欢读书看报,闲暇时她最喜欢在安静的环境下独自习书 。朱教授认为多接触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了解他们的思想观念,才能保证不与社会脱节,这也是长葆青春的秘诀 。
7. 想得开,放得下 。
“快乐的事情记住,不快乐的事情都忘掉” 。朱老强调养生首先要养心,遇事不怒,想得开,放得下,始终保持心情的平和 。过喜伤心,过怒伤肝,忧伤脾,悲伤肺,惊恐伤肾,要保持正常的七情 。
研究女性健康一辈子,朱南孙坦言,女性养生的关键不在于吃多贵的补品,也不在于用多贵保养品,而是要开开心心,“总是多愁多虑,疾病就会跟着来,现在乳腺增生甚至乳腺癌比以前多,我看和现代人思虑多、压力大有关 。”
“生命呀,怎么可以马马虎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