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整形修剪的方法

根据杜鹃花的分枝习性,一般将其整剪成有主干圆头形和多主干扁圆形 。无论整剪成哪种树形,修剪方法基本相似,现以扦插苗为例进行介绍 。
杜鹃花整形修剪的方法介绍 (1)整形
1~4年生的杜鹃花,树体很小,所以修剪和培育的目的是尽一切可能加快生长,培养良好的树体骨架 。
采用的方法是摘心和疏枝,但也要看幼苗的长势决定 。如果长势旺盛,在当年新梢长到4~5cm时进行摘心 。摘心后,一般在枝的顶端不同方向长出2~3个分枝,多的能长出4个分枝 。但为了使以后树冠开展不乱,只留2枝 。第二年这2枝摘心后,再保留2~3个分枝,第三年继续摘心,当达到20个左右分枝时,树体即具雏形 。

杜鹃花整形修剪的方法

文章插图
对于长势弱的小苗,可加强肥水管理,暂不摘心,否则摘心后萌发的分枝更加细弱 。同时在此期间形成的花蕾应剥除,为了保持养分,使其多发枝,发好枝,以尽快成形 。
摘心的次数,一般每年1次,摘心次数多,会影响植株的高生长和今后树冠的开展 。同时,摘心次数多,分枝多,养分消耗亦多,造成枝条不充实,第二年生长势会减弱 。
疏枝数量,因品种而异,西鹃中的‘王冠’、‘红麒麟’等发枝很短,若留得过多,树冠不开张,宜多疏枝;‘春燕’发枝长,可适当多留;‘十二乙重’发枝稀少,不需要疏枝 。
(2)修剪
修剪时期一般在春季花后和11月份以后进行 。不同的年龄阶段则修剪的目的和方法不同,所以杜鹃花的修剪一般根据其年龄阶段进行 。
5~10年生的杜鹃花,树体骨架初步形成,但未完善,还处于初花阶段 。根据这个特点,修剪的方法是疏枝结合短截,继续完善树体结构,在花期适当抹芽、剥蕾和疏花 。
早期将不定芽随时抹掉,不使其长成枝条,对植株基部丛生的萌蘖枝也要全部疏除,以免消耗养分 。对生长过高和过长的枝条进行短截,是为了将树冠培养成圆头形;因为杜鹃花是顶生花芽,短截会失去花朵,故通常不宜使用;短截的长度应根据树形和枝姿的需要而定 。因短截后许多不定芽要萌发,因此还要进行抹芽,以保留理想的分枝 。花蕾过多,使营养分散不集中使用,所以此时一般要进行剥蕾,其方法是一手捏紧枝条顶端,一手捏住花蕾尖头,向一边掰即可 。花蕾绽开后,要进行疏花 。

杜鹃花整形修剪的方法

文章插图
10~20年生杜鹃花已经成形,进入盛花期 。此期修剪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植株的健壮生长和正常开花 。采用的方法是疏枝结合疏花 。疏弱枝、病虫枝、干枯枝、交叉枝、重叠枝、过密枝、萌蘖枝等,即一切有碍生长和树形的枝条均疏除 。同时,对于花蕾过多的枝条,还要适当摘除花蕾,以免影响新梢萌发 。为了防止出现隔年开花的现象,还要对植株进行适当疏花,以保证年年有花开,年年花开的质量高 。
【杜鹃花整形修剪的方法】 20年生以上的杜鹃花枝条开展,树冠丰满,并且开花多,此时为观赏的最佳期 。修剪主要是疏枝和疏花 。除疏去前面讲的几种枝外,还要剪除不开花只消耗养分和扰乱树形的枝条 。适当疏花是为了保持树势强健、延长花期 。
杜鹃花耐修剪,一般5月前修剪所发新梢当年均能形成花芽;一般立秋前后发的新梢尚能木质化,若新梢抽出得太晚,冬季易受冻 。
另外,花谢了以后,要及时连同子房摘除,一方面减少养分消耗,促使其他花蕾接着开放;另一方面也为了整洁美观 。虽然麻烦,但对今后生长甚为有利 。
当老枝营养生长减弱,出现生长势衰退的现象,且发枝逐渐变短而细弱,开花质量下降时,需进行老枝更新 。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回缩修剪,促使萌发壮枝;
第二,疏枝,将无用的、扰乱树形的枝条一一疏除,使养分集中,促使发出更新枝;
第三,利用徒长枝更新弱枝或填补植株的空间 。
日本将杜鹃花整剪成规则的圆球形或圆柱形,也别有一番情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