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崇明岛名称由来有哪些

崇明岛,是长江三角洲东端长江口处的冲积岛屿,也是中国第三大岛屿,中国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中国最大的沙岛,成陆历史有1300多年,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瀛洲”,2010年代全岛面积1269.1平方公里 。那么上海崇明岛名称由来有哪些呢?
【上海崇明岛名称由来有哪些】

上海崇明岛名称由来有哪些

文章插图
1、崇明岛名称的由来,按《上海志名志》来源于岛上所设地区名 。
3、公元10世纪五代杨吴在顾俊沙(又称西沙,是形成崇明岛的最初两大沙洲之一)设崇明镇,是为崇明名称之始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天赐盐场为崇明州,明太祖曾赐“东海瀛洲”四字,故曾名瀛洲或古瀛洲 。
3、清代宣统年间刊印的《江苏省通志稿》中提到“崇明沙”的称谓:“三沙,在崇明县东北 。《苏州府志》:宋建中靖国初,又涌一沙于姚刘沙西北,曰三沙,鼎立海心,亦谓之崇明沙 。绍兴初盗邵青聚党于崇明沙,将犯江阴,刘光世遣王德浤平之 。……”但仅指岛屿形成以前部分沙洲 。至民国时,地图中始标注有“崇明岛”的地名 。
以上就是对于上海崇明岛名称由来有哪些的相关内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