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亦有不利焉中的焉是什么意思 子亦有不利焉中的原文及翻译

【子亦有不利焉中的焉是什么意思 子亦有不利焉中的原文及翻译】

子亦有不利焉中的焉是什么意思 子亦有不利焉中的原文及翻译

文章插图
1、子亦有不利焉的焉释义:作语气词、用于句末 。
2、原文:《烛之武退秦师》
【作者】左丘明 【朝代】先秦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
3、翻译:
晋文公、秦穆公出兵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 。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郑国大夫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很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国的国君,秦国的军队必定撤退 。”郑伯同意了 。烛之武辞谢说:“我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无能为力啊 。”郑公说:“我不能早早用你,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然而,郑国灭亡了,你也有所不利啊!”深夜,烛之武用绳子吊出城墙,他见到秦穆公,说:秦国与晋国围攻郑国,郑国已明白自己将会灭亡 。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 。(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越雄厚,您就越薄弱 。如果饶恕了郑国,并且把它做为东边大道上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晋惠公)答应把焦、瑕两地给您 。可是,晋惠公早晨渡过河去,晚上就筑城来防备您,这是您知道的 。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 。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穆公很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 。派杞子、逢孙、杨孙守卫那里,自己就回去了 。晋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 。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 。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后伤害他,这是不仁义;失去了自己所结盟的力量,真是不明智;利用混乱去改变已有的协调,这并不是威风 。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