箜篌是什么


箜篌是中国古代传统弹弦乐器,又称拨弦乐器 。最初称“坎侯”或“空侯”,在古代除宫廷雅乐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在古代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 。从十四世纪后期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只能在以前的壁画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图样 。
古代除宫廷雅乐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 。现常用于独奏、重奏和为歌舞伴奏,并在大型民族管弦乐队中应用 。
【箜篌是什么】箜篌在古代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 。《史记·封禅书》:“于是塞南越,祷祠太一,后土,始用乐舞,益召歌儿,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自此起 。”《史记·孝武本纪》:“于是塞南越,祷祠泰一,后土,始用乐舞,益召歌儿,作二十五弦及箜篌瑟自此起 。”唐代杜佑《通典》:“汉武帝使乐人侯调所作……今按其形,似瑟而小,七弦,用拨弹之如琵琶也 。”此属琴瑟类的卧箜篌 。从甘肃省嘉峪关魏晋墓砖书看,其面板上没有品柱 。竖箜篌,汉代自波斯传入,后被称为“胡箜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