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华的学术观点—“截断扭转”

科学研究 , 贵在创新 。 所谓“新” , 势必或有异于前 , 或有悖于众说 。 姜春华勤思索 , 敢创新 , 他从中医传统理论和治病经验中得到启发 , 于70年代初首先提出在辨病辨证基础上应掌握“截断扭转”方药的学术观点 。 他认为 , 外邪侵入人体后 , 如果不迅速祛除 , 则邪逐步深入 , 侵犯重要脏器 , 病情愈益复杂 。 应采取“迎面击之”之法 , 截病于初 。 他根据温病的病原特异性是以热毒为主的特点 , 结合吴又可《温疫论》 “知邪之所在 , 早拔去病根为要”以及刘松峰《松峰说疫》 “真知其邪在某处 , 单刀直入批隙导窾”的截断病源之说 , 将卫气营血辨证施治和截断病源辨病用药有机地结合起来 , 提倡“重用清热解毒”、“早用苦寒泄下”、“不失时机地清营凉血” , 认为对于温病(泛指各种传染病) , 必须抓住早期治疗 , 不必因循等待 , 必要时可以早期截断卫→气→营→血的传变 。
 
实践证明 , 姜春华在温病治疗提倡“截断扭转”的三大法宝 , 即重用清热解毒 , 早用苦寒泄下 , 及时凉血破瘀 , 能明显提高疗效 , 特别是对于急性传染病和急性感染性疾病 , 由于病情发展快 , 死亡率高 , 疾病变化有特殊规律 , 用截断方药能消灭病源 , 从而拦截阻断疾病向恶化方向发展 。 这无疑是一个创新的学术思想 。 “截断扭转”治法还进一步得到了不少医疗单位临床疗效的验证 。 据北京友谊医院、上海市传染病院、南通市中医院、江苏省中医研究所等报道 , 对急性肺炎、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肠伤寒等病分别掌握好清热解毒、苦寒泄下、凉血破瘀这3个截断环节 , 能加快控制感染进程 , 控制高热 , 防止昏迷 , 缩短病程 , 并大大降低病死率 。 如江苏省中医研究所用“清热解毒4号”为主治疗255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 , 使病死率从12.6%降低到2.45% , 并证明早期使用可减轻毒血症状 , 确能缩短热程 , 并能阻断病程进展 , 越期而过 。
 
姜春华在临诊实践中运用“截断扭转”方药 , 不仅用于治疗温病 , 也常用于内科杂病 。
【姜春华的学术观点—“截断扭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