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断案大师——宋慈

提到神探 , 相信很多人最先想到的会是英国小说家柯南·道尔在十九世纪末创造的经典侦探形象——夏洛克·福尔摩斯 。 而如果要在我国古代找出类似的人物 , 或许狄仁杰、包拯这两位被演义小说和影视剧塑造出的神探会成为大多数人的答案 。
 
【真正的断案大师——宋慈】其实 , 狄仁杰、包拯之所以从唐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摇身一变成为处理各种案件的神探 , 要多亏了明清时期流行的大量公案小说 。 换言之 , 历史上的他们并非大众印象里的“名侦探” 。 包拯去世的百余年后 , 被誉为世界法医学鼻祖的南宋法医学家宋慈诞生 , 而他 , 才是我国古代真正的断案大师 。
 
淳熙十三年(1186) , 宋慈生于建宁府建阳县 , 也就是今福建南平的建阳区一带 , 他的祖上乃是与房玄龄、杜如晦等人齐名的唐朝名相宋璟 。 宋慈的父亲宋巩曾经担任过广州节度推官 , 也就是一种主要负责刑事司法工作的官员 , 在父亲的影响下 , 宋慈从小便接触到了许多刑狱相关的知识 , 为日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
 
另一方面 , 宋慈还得到了著名理学家朱熹门下高徒吴稚等人的教导 , 不但学问日渐精进 , 还逐渐形成了重视实践的观念 。 开禧元年(1205) , 宋慈赴京进入太学 , 又于嘉定十年(1217)考中进士乙科 , 被安排为浙江鄞县的县尉 。 不过 , 因为父亲病重需要照顾 , 宋慈便没有前往赴任 。 宝庆二年(1226) , 宋慈终于回到官场 , 并被派往江西信丰县担任了主要负责文书工作的主簿 。
 
尽管主要是靠着在刑狱方面的成就闻名于世 , 但宋慈的军事才华其实也相当出色 , 他在任期间曾靠平定民变立下大功 , 还由此得到江西提点刑狱使叶宰的关注 , 被后者聘为幕僚 。 后来 , 宋慈又前往平定闽中叛乱 , 并再度立下战功 。 绍定四年(1231) , 宋慈被任命为长汀知县 , 他就任后立刻着手解决当地盐价居高不下的问题 。 通过更改运盐路线 。 宋慈压低了盐价 , 也得到了百姓们的爱戴 。
 
说到这里 , 似乎宋慈的才能都体现在了领兵打仗和治理地方上 , 和开头说的“名侦探”并没有什么关系 。 其实 , 宋慈与断案真正频繁联系在一起还要从嘉熙四年(1239)他提点广东刑狱开始说起 。 来到任上后 , 他发现由于断案方法的落后和官员的消极怠工 , 大量嫌犯被草草关押在狱中 , 相关案件的审理进度极为缓慢 。
 
见到这一状况 , 宋慈当即制定了一系列规章 , 并责令相关的官员限期结案 。 就这样 , 仅仅用了八个月时间 , 此前被关押许久的两百余个罪犯都依法接受了惩处 。 由于在广东的优异表现 , 宋慈不久后便被改派到江西继续提点刑狱 , 他为人刚正不阿 , 做判断时讲究证据 , 简直天生就是掌管刑狱的料子 。
 
淳佑五年(1245) , 宋慈前往常州担任知州 , 尽管不再直接审理案件 , 但他却有了另一个打算 , 那便是编纂一部刑狱方面的专著 。 在此之前 , 各地官员在审理案件时缺乏系统指导 , 往往要么是基于个人情感断案 , 要么是照搬律法 , 不知变通 。 鉴于此种局面 , 宋慈开始了《洗冤集录》的编辑工作 。
 
在这部对全世界法医学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贡献的著作当中 , 宋慈以自身经验和收集到的案例材料为基础 , 记载了包括验伤、验尸、现场勘察乃至急救、解毒、解剖等方面知识在内的大量“干货” 。 从目录来看 , 宋慈在书中介绍了如何分辨死者是自缢还是死后被人伪造成自缢 , 讲述了烧死、溺死、烫死、毒死、病死、闷死、摔死等各种各样的死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