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瓢虫的益害种类 七星瓢虫是益虫还是害虫

这个应该是很多人都知道的益虫了 。
1捕食昆虫

七星瓢虫的益害种类 七星瓢虫是益虫还是害虫

文章插图

成虫和幼虫捕食蚜虫(棉蚜、麦蚜、豆蚜、菜蚜、玉米蚜、高粱蚜)叶螨、白粉虱、、玉米螟、棉铃虫、介壳虫等害虫的幼虫和卵 。
2利用方法
七星瓢虫, 在田间散放时边走边放, 为求散放均匀 。
(1) 掌握好散放时间, 以傍晚时散放为宜 。 因为傍晚气温较低, 光线较暗, 七星瓢虫活动性较弱, 不易迁飞 。
(2) 采用成虫和幼虫混放 。 因为幼虫没有迁飞能力, 不会逃逸, 而它也有吃蚜虫的本领 。
(3) 散发前一天停止喂食, 再进行散放, 可以降低七星瓢虫迁飞活动能力 。
散放后两天内, 不进行中耕和其他田间管理, 以免使七星瓢虫受惊迁逃 。
七星瓢虫的益害种类 七星瓢虫是益虫还是害虫

文章插图

3具体应用
七星瓢虫在大田和保护地均可使用 。
释放虫期一般为成虫和蛹期, 在适宜气候条件下, 也可释放大龄幼虫 。 在温室、大棚等保护地, 也可释放卵液 。
(1) 释放成虫
释放成虫的数量, 一般是每亩放 200-250 头 。
释放后及时进行田间调查, 以瓢蚜比为 1:200 时为宜, 高于200 倍时, 则应补放一定数量成虫, 降低瓢蚜比, 以保证防效 。
注意:在田间, 七星瓢虫释放后, 易受麻雀、小鸟等捕食, 可适当增加释放虫量 。 在温室、大棚等保护地, 按 1 头瓢虫控制 200 头蚜虫释放成虫 。
(2) 释放蛹 。
一般在蚜虫高峰期前 3-5 天释放 。
将七星瓢虫化蛹的纸筒或刨花挂在田间植物中、上部位, 10 天内不宜耕作活动, 以保证若虫生长和捕食, 提高防效 。
(3) 释放幼虫 。
在气温高的条件下, 如气温在20-27℃, 夜间大于10℃时, 释放幼虫效果好 。 方法是将带有幼虫的纸筒或刨花, 采点悬挂在植株中、上部即可 。
可在田间适量喷洒 1%-5%蔗糖水, 或将蘸有蔗糖水的棉球, 同幼虫一起放于田间, 供给营养, 提高成活和捕食力 。
(4) 释放卵 。
在大田或保护地, 气温不低于 20℃条件下, 可以释放卵 。
释放时将卵块用温开水浸渍, 使卵散于水中, 然后补充适量不低于 20℃的温水, 再用喷壶或摘下喷头的喷雾器, 将卵液喷到植株中、上部叶片上 。
喷洒卵液后 10 天内不宜在垄间进行农事活动, 以保证卵孵出幼虫, 并提高成活率 。 释放的瓢蚜比应适当降低, 一般为 1:10~20 为宜 。
螳螂
1捕食害虫
七星瓢虫的益害种类 七星瓢虫是益虫还是害虫

文章插图

螳螂为陆栖捕食昆虫(肉食性), 凡是昆虫中的小型种类都可被螳螂捕食, 尤以蝇、蚊蝗、蛾蝶类的卵、幼虫、裸露的蛹、成虫都是其适宜的猎捕物 。 甚至蝉、飞蝗等大型昆虫, 也是它们的捕食对象 。
七星瓢虫的益害种类 七星瓢虫是益虫还是害虫

文章插图

2利用方法
螳螂饲养释放, 将2 龄若虫, 于释放前停食 1~2 天 。 在释放前一天晚上, 将其诱集在纱布上 。 次日清晨, 每亩按10~15 个点投放100 头左右, 并根据害虫发展情况, 随时补充投放 。
在释放前, 田边要挖深沟, 防止蝗螂扩散外逃 。
在 6 月上中旬分三次释放, 每次间隔10 天, 使田间虫态龄期相差3一4 龄, 错开脱皮时间, 始终保持蝗螂对害虫的控制能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