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得返自然全诗意思及古今异义 复得返自然出自哪里

原文:
少无适俗韵,性本愛丘山 。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赏析:诗人陶渊明因无法忍受官場中的污浊与世俗,不愿与其同流合污,毅然决然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远离官場的轻松愉快的感觉,以及返回自然的那种欣悦之情,还有清静的田园、乡村那单纯朴实的人际交往,躬耕的体验,成就了一组杰出的田园诗篇 。
這组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回归田园后的生活与感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的乐趣,从而表现了他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热愛,同时还表现出一名劳动者的喜悦;还流露出对官场的黑暗与腐败的厌恶之感,表现作者不同流合污,为保持自己高尚的人格和情操而甘受田园劳作之艰辛 。 這组诗体现了陶渊明追求自由而安于清贫,远离官場而脱离世俗的美好情怀 。 作者写這组园田诗篇,实则是寻找自己向往的美好的地方,在那里没有沽名钓誉,没有勾心斗角,那里的人是善良而纯真,生活是幸福而美好 。
《归隐田园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之所以如此,不仅仅在于每首诗分别从辞官場、聚亲朋、乐农事、访故交、欢夜饮几个侧面描写了诗人的隐居生活是丰富而多彩的,更重要的是,就其所抒发的情感而言,是以质性自然,又乐在其中来贯穿這一组诗篇的 。 诗中虽有情感的动荡、转折,但那种开心快活的明郎色彩是辉映全篇的 。
【复得返自然全诗意思及古今异义 复得返自然出自哪里】第一首诗主要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扫园田”、复“返自然”的愜意与欢欣,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
“少无适俗韵,性本愛丘山” 。 這里的适俗韵无非就是官场中的阿姨奉承以及结党营私的丑态,是诗人一生最讨厌的,并从未染指這些恶习 。 他那种真诚坦率的性格恰好与淳朴而寧靜的乡村风气,似乎有种内在的共通之处,所以“愛丘山” 。 這无疑流露了诗人那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合,诗人厌恶官场的原因不仅仅如此,还与他的洞察力有观,他看透看穿了官场的浑浊,以至于绝望了,最后终于选择了离开那令人作呕的政治漩涡 。 为全诗定下了调子,同时又是一个伏笔,是诗人进入官场最终又离开官场,选择归隐的根本所在 。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载” 。 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七八,作为一个官二代,进入官场是很常见的事,因为他们有平民百姓所没有的优势和资源;作为一名熟读经典,想进入社会寻求成功的学者们,也应该入仕;即便为了生存,也需要做官 。 所以,不能与世俗抗衡,即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場 。 回头想想,那是作者人生的一段弯路,误入岐途,进入了束缚人性而又龌龊的世俗之网 。 “一去三十年”,亦为“十三年”之误 。 因作者自入仕到最终的归隐,恰恰十三年 。 這看似平常之纪述,但细品之余寓意深远 。 诗人面对田园,酷似对许久未见的故人在叹息:“呵,這一别就是十三年了”!心中感慨万千,又无限眷恋,但看上去还是深藏不露 。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虽误入歧途,但情性未移 。 抒发作官的心情,从上文转接下来,语气如此的顺畅,丝毫无阻断之势 。 连用两个比喻句式,又是对仗句式,强化了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激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