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常见种类和用途 水的分类有安歇


水的常见种类和用途 水的分类有安歇

文章插图
水的分类
A、天水类 天水类包括了雨、雪、霜、露、雹等 。 在雨水中最宜于茶的有立春雨水 。 立春雨水中得到自然界春始生发万物之气 , 用于煎茶可补脾益气;梅雨是湿热气被薰蒸后酿成的霏雨 , 用于煎茶可涤清肠胃的积垢 , 使人饮食有滋味 , 精神更爽朗;立冬后十日叫入液 , 到小雪时叫出液 , 这段时间所下的雨叫液雨 , 也叫药雨 , 用于煎茶能消除胸腹胀闷 。
【水的常见种类和用途 水的分类有安歇】甘露更是“神灵之精、仁瑞之泽、其凝如脂、其甘如饴” 霜与雪宜取冬霜和腊雪 , 用冬霜的水煎茶可解酒热 , 用腊雪水煎茶可解热止渴 。 冰雹味咸性冷 , 有毒 , 故不宜饮用 。 在接收天水时一定要注意卫生 。
B地水类 地水类包括了泉水、溪水、江水、河水、湖水、池水、井水等 。 茶圣陆羽认为山水优于江水 , 江水优于井水 。 在地水类 , 茶人们最钟爱的是泉水 。 这不仅因为多数泉水都符合“清、轻、甘、冽、活”的标准 , 确实宜于烹茶 。
更主要的是泉水无论出自名山幽谷 , 还是平原城效 , 都以其汨汨涓涓的风姿和淙淙潺潺的声响引人遐想 。 泉水可为茶艺平添几分野韵、几分幽玄、几分神秘、几分美感 , 所以在中国茶艺中十分注重泉水之美 。 水之美的标准 最早提出美水标准的是宋徽宗赵佶 , 他提出了“水以清、轻、甘、冽为美 。 ”最先把“美”与“自然”的理念引入到鉴水之中 , 长华了品茗的文化内涵 。
后人在此基础上 , 又增加了个“活”字 。 现代茶人认为“清、轻、甘、冽、活”五项指标俱全的水 , 才称的上宜茶美水 。
其一 , 水质要清 。 水清则无杂、无色、透明、无沉淀物 , 最能显出茶的本色 。 故清明不淆之水称为“宜茶灵水” 。
其二 , 水体要轻 。 水的比重越大 , 说明溶解的矿物质越多 。 有实验结果表明 , 当水中的低价铁超过0.2ppm时 , 茶汤发暗 , 滋味变淡;铝含量超过0.2ppm时 , 茶汤便有明显的苦涩味;钙离子达到2PPM时 , 茶汤带涩 , 而达到4PPM时 , 茶汤变苦;铅离子达到1PPM时 , 茶汤味涩而苦 , 且有毒性 , 所以水以轻为美 。
其三 , 水味要甘 。 所谓水甘 , 即水一入口 , 舌尖顷刻便会有甜滋滋的美妙感觉 。 咽下去后 , 喉中也有甜爽的回味 , 用这样的水泡茶自然会增茶之美味 。
其四 , 水温要冽 。 冽即冷寒之意 。 明代茶人认为:“泉不难于清 , 而难于寒 。 ”“冽则茶味独全 。 ”因为寒冽之水多出于地层深处的泉脉之中 , 所受污染少 , 泡出的茶汤滋味纯正 。
其五 , 水源要活 。 “流水不腐 , 户枢不蠹 。 ”现代科学证明了在流动的活水中细菌不易大量繁殖 , 同时活水有自然净化作用 , 在活水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较高 , 泡出的茶汤特别鲜爽可口 。 古代茶人欣赏水之美 , 首推泉之美 。
唐代诗僧灵一和尚写道:“野泉烟火白云间 , 坐饮香茶爱此山 。 ”宋代晏殊写道:“稽山新茗绿如烟 , 静挈都篮煮惠泉 。 ”徐绩写道:“自汲香泉带落花 , 漫烧石鼎试新茶 。 ”清代诗人纳兰性德写道:“何处清凉堪沁骨 , 惠山泉试虎丘茶 。 ”最绝当属苏东坡 。 他在某年的大雪始晴时 , 梦见有人以雪水烹小团茶 , 使美人歌以饮 , 醒后写了两首回文诗 。
其一 酡颜玉碗捧纤纤 , 乱点馀花唾碧衫 。 歌咽水云凝静院 , 梦惊松雪落空岩 。 回文诗 岩空落雪松惊梦 , 院静凝云水咽歌 。 衫碧唾花馀点乱 , 纤纤捧碗玉颜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