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植物枯萎病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防治】植物枯萎病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文章插图

枯萎病亦称疫病 , 由真菌或细菌引致的植物病害 , 病发忽然 , 症状包孕严峻的点斑、凋萎或叶、花、果、茎或整株动物的灭亡 , 发展敏捷的幼嫩构造常被侵袭 , 大多数主要经济作物均受一种或多种疫病传染 , 上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枯萎病的防治办法吧!
枯萎病的发作症状
【【防治】植物枯萎病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幼株感病后发展不良 , 病苗叶子变浅 , 并无分明症状 , 严峻后叶柄在接近叶鞘处下折 , 病笃枯槁 , 随后茎部繁茂致死 。 最初病根变褐腐朽 , 茎基部纵裂 , 剖茎可见维管束变褐 。 成株老叶黄化 , 并随同内部叶鞘维管束失绿 。 黄化从叶缘开端 , 然后逐步向中脉偏向扩大 , 有的叶片整张黄化 。 病部外面发生粉红色霉层 , 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 最初病根变褐腐朽 , 茎基部纵裂 , 剖茎可见维管束变褐 。
枯萎病的病发纪律
病菌次要以菌丝、厚垣胞子或菌核在未腐熟的有机肥或泥土中越冬 , 在泥土中可存活6~10年 , 病菌可经过种子、肥料、泥土、浇水停止传达 , 以堆肥、沤肥传达为次要路子 。 此病发作与温、湿度关系密切 , 病菌发展温度为5~35℃ , 土温24~30℃为病菌萌生和发展适合温度 。 该病为土传病害 , 病发水平取决于泥土中可侵染菌量 。 普通连茬栽种 , 地下害虫多 , 治理集约 , 或泥土黏重、湿润等病害发作严峻 。
枯萎病的预防措施
1、灌溉防备:将41%聚砹·嘧霉胺按600~800倍液浓缩 , 在收获前或收获后及栽前早十点前或下昼五点后苗床灌溉 。
2、灌根防备:在定植时或定植后和预期病害常发期前 , 将41%聚砹·嘧霉胺按800倍液浓缩停止灌根 , 每7天用药1次 , 用药次数视病情而定 。
枯萎病的医治办法
1、叶面喷施:41%聚砹·嘧霉胺600~800倍液浓缩平均喷洒运用 , 病害严峻时 , 可恰当加大用药量 。
2、灌根处置:对病株浓缩600~800倍停止灌根 , 若病原菌同时为害地上局部 , 应在根部灌药的同时 , 地上局部同时停止喷雾 , 每7天左右用药1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