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中国小麦主要产地和种植条件介绍


【产地】中国小麦主要产地和种植条件介绍

文章插图

【【产地】中国小麦主要产地和种植条件介绍】中国小麦散布广, 天下各地都有栽种 。 因为各地天然前提分歧, 构成分明的分歧种植区 。 早在1936年依天气及小麦消费情况把中国小麦分为7个地区, 个中6个冬麦区, 1个春麦区;1937年又依据100多个小麦种类在8省9个所在停止3年地区适应性实验的后果, 把6个冬麦区归为3个主区 。 这是中国小麦辨别最早研讨 。
1943年根据中国小麦冬、春性, 子粒光彩和质地软硬, 将天下次要麦区划分为硬质红皮春麦区, 硬质冬、春麦混合区, 软质红皮冬麦区3个种植区 。 60年月初, 《中国小麦种植学》又将天下小麦分别为南方冬麦区、北方冬麦区和春麦区3个主区和10个亚区, 为中国较完整的小麦分区奠基了根底 。 特别是冬、春小麦分界线和各次要麦区的分别失掉从新肯定 。 当前气候, 种类和种植等学科的迷信工作者依据各自学科的特性接踵提出分歧的区划 。 《中国小麦种类及其系谱》一书以《中国小麦种植学》的区划为根底, 间接分别为10个麦区, 有的区还进一步分别了多少副区 。
80年月以来, 天下小麦消费敏捷开展, 有关小麦区划的材料不断丰富, 看法也在不时深化 。 为此将天下小麦栽种区划在原有的西南春麦、北部春麦、东南春麦、新疆冬春麦、青藏春冬麦、北部冬麦、黄淮冬麦、长江中下游冬麦、东北冬麦和华南冬麦10个麦区根底上, 重点对区属局限及分区走向停止了响应的订正与调剂 。 根据中国各地分歧的天然前提和小麦种植特性, 把天下分别为分歧范例的小麦种植区, 便于量体裁衣、合理安排小麦消费 。
1、西南春麦区
西南春麦区包孕黑龙江、吉林两省悉数, 辽宁省除南部沿海地区之外的大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 。 全区小麦面积及总产量均靠近天下的8%左右, 约占天下春小麦面积和总产量的47%及50%, 故为春小麦次要产区, 个中以黑龙江省为主 。
西南春麦区阵势东南高而西北低, 大部分地域海拔为40~500米, 西北部的内蒙古局部地域可达600~800米 。 泥土以黑钙土为主, 土层深沉, 土质肥美 。 黑龙江省东部三江平原及北部黑河地域小麦面积比拟会合, 建有多量国营农场, 其小麦产量占黑龙江全省春小麦总产量1/2左右 。 全区属大陆性气候, 气温偏低, 热量缺乏, 冬、夏气温相差极大 。 温度为自北向南递增, 最冷月平均气温-23~10℃, 相对最低气温-41~27℃, 为天下气温最低地域 。 年降水量320~870毫米, 小麦生育期降水量130~333毫米, 但东部多雨, 西部干旱 。 东部的黑龙江省三江平原, 前期常因雨水偏多而构成湿涝灾祸, 并影响播种 。 而西部吉林省白城与辽宁省旭日等地域, 则又多因春旱、多风而形成干旱和风沙为害 。 本区小麦种类属春性, 对光照反响敏感, 生育期短, 多在90天左右 。 病害以根腐病、锈病、赤霉病为主, 丛矮病和全蚀病也有发作 。 种植制度一年一熟, 4月中旬收获, 7月20日前后成熟 。 全区除对各种病害实时防治外, 东部排涝防湿;北部防除杂草;西部兴修水利, 采取少深翻, 多深松, 少耕、免耕等防风固沙和增加蒸发的垦植手艺, 均为小麦减产的次要办法 。 依据温度和降水量的散布, 又可将本区分为北部高寒、东部潮湿和西部干旱3个副区 。
2、北部春麦区
北部春麦区地处大兴安岭以西, 长城以北, 西至内蒙古自治区的伊克昭盟和巴彦淖尔盟, 北邻蒙古人民共和国 。 全区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主, 并包孕河北、陕西两省长城以北地域及山西省北部 。 全区小麦栽种面积及总产量辨别占天下的3%和1%左右, 约为全区粮食作物面积的20% 。 小麦均匀单元面积产量在天下各麦区中为最低, 且开展很不均衡;西部河套灌区的伊克昭盟、巴彦淖尔盟等地的产量程度较高, 向河北省的张家口、山西省的雁北及陕西省的榆林等地域均为低产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