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鱼腥草的种植技术有哪些?


【专家解答】鱼腥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 又名折耳根、狗心草等 , 以全株入药可清热解毒、利水等功效 , 对肠炎、痢疾、肾炎水肿及乳腺炎、中耳炎等症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 因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 种植效益好 。 那么鱼腥草的种植前景如何呢?该怎么种?现将鱼腥草的种植前景和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种植】鱼腥草的种植技术有哪些?

文章插图

图:鱼腥草种植
一、鱼腥草的种植前景
鱼腥草广泛分布在我国南方各省区 , 西北、华北部分地区及西藏也有分布 , 近年来由于受“回归大自然”、“药食同源”之风的影响 , 民间采挖鱼腥草出售和作为特色山野菜食用之风渐盛 , 野生资源供不应求 , 市场价格较高 。
另外 , 鱼腥草又是一种传统药用植物 , 它性味辛寒 ,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利尿涌淋等功效 , 可用于治疗肺脓溃疡、肺热咳喘、热痢热淋、水肿、脚气、尿路感染、白带过多、痈肿疮毒等症 。 所以 , 鱼腥草在中医处方中往往成为有关肺病、泌尿系统疾病的主药 。 鱼腥草既可作为野生蔬菜进行产业化生产 , 深入开发利用 , 也可作为医药原材料 , 加工成西药针剂或中成药 , 因此目前具有较为理想的市场前景 。
【种植】鱼腥草的种植技术有哪些?

文章插图

图:鱼腥草种植
二、鱼腥草的种植技术
1.繁殖方法
采用分株 , 插枝和根茎繁殖均可 。 分株繁殖在3月下旬至4月,将母株挖出分株移栽于沙土的苗床上育苗或直接移植均可 。 插枝繁殖可在春、夏季 , 剪取无病虫健壮枝条作插穗 , 截成长12--15厘米 , 插扦于沙壤土的苗床上 , 行株距16厘米×10厘米或14厘米×10厘米 。 插后浇水 , 遮荫 , 生根后移苗定植 。 根茎繁殖 , 可在2-3月进行 , 挖出色白、粗壮的根茎 , 截成具有2个腋芽以上的小段 , 在苗床上或大田开浅沟育苗或定植 。
2.整地定植
选肥沃疏松、排灌方便、背风向阳的沙质壤土或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栽培 。 深翻松土后起畦 , 畦宽1.5米--1.6米 , 畦高30厘米 , 沟底宽20厘米 。 每亩施农家土杂肥3000公斤--4000公斤作基肥 , 按株行距14厘米×20厘米开浅沟或挖穴定植 , 种植后浇水 , 保持土壤湿润 。
3.田间管理
【【种植】鱼腥草的种植技术有哪些?】幼苗期遇干旱 , 应早晚浇水 , 湿润畦土 。 幼苗成活至封行前,中耕除草和追肥2--3次 , 肥料以人粪尿或化肥等氮肥为主 。 每次除草结合追肥 , 每亩施人粪尿1000公斤-1500公斤或尿素15公斤-25公斤 , 先稀后浓施用 。 每年收割后施氮肥为主 , 以促进植株萌发 , 第二次则施磷钾肥为主 , 并培土以利越冬 , 为来年萌芽打好基础 。
4.收获加工
一般在3-5月采割较幼嫩的鱼腥草供食用 。 若以药用为主 , 种植当年只可采收1次 , 可在9-10月采收 , 第二年可收割两次 , 第一次在6月 , 第二次在9-10月 。 若是加工制作饮料 , 可根据生产工艺要求 , 用镰刀平地割下全草 , 洗净晒干 , 即可收藏备用 。

推荐阅读